第28章 二更

參與鹿鳴宴的官員除了考官之外,還包括有本地的父母官——知府。

江佑府年產糧食二十萬石以上,是本朝的糧倉之一,也是稅款的主要來源地之一。

知府劉言按照官階是正四品,但卻簡在帝心,幼年曾做過當今的伴讀,可以說是一位滿朝皆知的人物。

本屆鄉試的主考官白石景,雖然是京官,又是在翰林院那麽清貴的地方任職,但不管是帝心、官階,還是家世,都比不得當地的父母官劉言。

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本次鹿鳴宴的主角都是知府大人,當然了,在考生裏頭備受矚目的是前三名,尤其是頭名解元魏時。

魏時這個解元,年齡是永遠都繞不開的,同樣的功名,年齡越小的往往越受重視。

因為那就意味著走上官場的年紀也小,不說才能,便是慢慢往上熬資歷,那都是有優勢的。

新科舉人總共有一百一十人,能跟這些官員們坐在同一桌的就只有前三名,剩下的按照名次依次往後排。

看起來似乎是有些功利,但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卻足夠公平,不看家世,不看品貌,單純的按照成績來排位次,應當是最讓人服氣的了。

不過,不管位次前後,新鮮出爐的舉人們都是高興的,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正兒八經的跟朝廷的官員們一起用膳,同時有了舉人的功名之後,他們自己也有了做官的資格。

每個人都穿著纖塵不染的衣服,雖然有些緊張和拘謹,但言談舉止都是得體的。

第一次見到比大伯還要官高兩級的知府,尤其還是一位簡在帝心、身世不凡的知府,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沒那麽緊。

上輩子在電視機上什麽樣的官員,他沒見過呀,越大的官兒,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才越多。

跟上輩子不同的是,這一次是坐在同一張桌子上用膳,而且還極有可能會被問話。

魏時的心思一點兒都不在面前的飯菜和酒水上,哪怕廚房的人已經用了心思,桌上的飯菜色香味俱全,盛酒的杯子也細膩柔滑。

但魏時整顆心都是提著的,兩只耳朵豎著,隨時準備被提問。

“諸位都是此次鄉試考出來才子,本官已經看過你們的文章了,不過只看了策問這一項,今日不妨做幾首詩,大家一起品鑒。”

在鹿鳴宴上作詩是常例,哪怕劉言不喜詩賦,也不願打破這個常例。

至於鄉試的策問,在榜單出來之後他確實有翻閱過,但是中舉的考生有一百多人,哪能全部看過,只挑了前十個人的而已。

還真別說,現在的年輕人一代比一代強,雖然有些句子過於浮華了些,但文章裏是有東西的,不是花團錦簇的一大片,只瞧著好看,內裏空虛。

魏時作為解元,他的策問劉言看的就更仔細了。

大概是因為白主考官喜好華麗的緣故,從遣詞造句上來看,很是揚葩振藻,但文章的內容卻是務實的,而且縱觀全文,深入淺出,旁征博引,很是能夠說服人。

拋開詞藻,他就是喜歡這樣實實在在的文章,言之有物,條理清晰。

至於那些個賣弄文采的東西,那就私底下寫嘛,不管是為了抒情,還是為了揚名,都不會有人管的,考場上還是要讓主考官看到能力。

“那就請劉大人說個主題,也讓咱們江佑府的才子們好好發揮嘛。”白石景撚著胡須道。

做詩好哇,考場上就只能寫一首詩,哪裏能展現出全部的才情來,在這鹿鳴宴上,考生們輕輕松松沒有壓力,做出來的詩句可能比在考場上還要有靈氣。

“無需主題,今日大家都隨意,想作什麽詩,便作什麽詩。”

劉言並沒有給眾人規定主題,反正這又不是考試,寫出來的詩作也不用排出名次來,不過是大家共同欣賞品鑒而已,沒有以共同的主題,又有何妨。

白石景撚胡須的手頓住了,這已經不是他頭一次做考官了,年少時也是跟這些考生們一樣一步步考中進士的。

但不管是以往哪一次的鹿鳴宴,還是他過往參加過的哪一場文會,都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沒有共同的主題,怎麽做比較,別說什麽淡泊名利的話,文人之所以喜歡參加文會,大多都是為了揚名,沒有優劣之分,又如何揚名。

底下的考生也多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本來嘛,鹿鳴宴要作詩這是常例,大家都做好了準備,各種常見的主題,隨時都能夠從腦子裏扒拉一首出來。

但是沒有主題,那準備好的這麽多詩,從中選出一首來,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好在是大家都有存貨,再怎麽難以選擇,到了時間總歸是能拿出一首來。

當然了,這麽多考生裏頭,或許也有那麽幾個人是臨場發揮的,這就不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