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2/4頁)

誰能想到堂堂官府竟能用這般下三濫的手段?!

對於用暴力生亂的人,讓衙役們用刀自然更快,但比起見血,撒石灰的法子給民眾的刺激顯見要小得多。

至於別人怎麽說,他根本不在乎!

好一陣人群才平靜下去。

王五等人也終於清出一條道路。

李誡一身官服,穩穩邁著步子,不疾不徐踱到文廟門前,立在石階上,看著下面空地上的書生們。

沒有人說話,就連被鞭子抽痛的人也停止了喊疼。

靜默的書生們根本不去看李誡,好似他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螻蟻。

這樣的環境和死寂多少都會讓人難以忍受,但李誡沒有,他和顏悅色地向看熱鬧的人群說:“大家夥兒都散了吧,趕緊回家去算算家裏幾口人,有多少畝地,一年的收成有多少。本官命人備下了一批種子糧,按各戶田地和等級分發,你們報給歸屬的地保、裏正,統一到鄭縣丞那裏去領!”

人們竊竊私語,有人不相信,大聲問道:“要錢不?”

李誡笑起來,“本官不是買賣人,縣衙也不是商戶!都是上好的種子,只要你們報上來的都是實數,一文錢不要,當場就可以領走種子!家境富裕的少分,吃不上飯的多分,本想張貼布告的,現下倒省事了,誒,有親朋好友沒到場的,趕緊回去告訴他們一聲!”

看人家的熱鬧怎比得上自己的生計問題?人群一下子沸騰了,互相交換著熱烈的眼神,帶著難以形容的激動,不用王五等衙役驅趕,呼啦啦地幾乎散去七八成。

剛才還人滿為患的文廟,此時只在周圍稀稀拉拉站著數名閑漢。

靜坐的書生之中也有人猶豫了,都說窮書生窮書生,自然也有貧寒人家的孩子,如果能領一口袋種子,家裏也能省下不少錢。

李誡將那幾人的臉色看在眼裏,朗聲道:“你們雖不是農戶,可本官知道其中有不少家道清寒的,只要你們現在散去,也可以領種子糧。”

有人腰杆一動,想要起身,但隨即有人瞪了他們一眼,只好訕訕地坐了回去。

李誡冷笑道:“看熱鬧的人都走了,你們這出大戲也沒人看!既然願意靜坐,就在這裏坐著吧,王五,著人看管這群人,不坐個三天三夜不要讓他們起來!”

“李大人好威風!”一個三十左右的清瘦書生譏諷道,“不分青紅皂白捉了我等的先生、同窗,現在又要關押我們了?”

“既然是讀書人,就應知道聚眾鬧事、威脅官府觸犯了律例!”李誡扯了下嘴角,露出個似笑非笑的表情,“還是說你們認為有功名的人就可以不受朝廷律法的責罰?”

那書生臉立時漲紅了,“我們是為民請命!”

李誡發出幾聲冷笑,斜吊著的嘴角明白地向人們表示著他的不屑,“那你們請的什麽命啊?說出來讓本官長長見識。”

那人嚅動了一下嘴唇沒說出來。

李誡奚落道:“不就是掛名田的事嗎?如果你們明說是為自己請命,我倒佩服!”

一個年輕人見狀道,“大人,家裏為了供我讀書,把僅有的田地都賣了,我好容易考上秀才,官府每月給的米糧也只勉強夠吃……若沒有掛名田,我是連書也讀不下去了。”

“我也是!整個家族傾力相助我讀書,我中了舉人,自然要回報他們……讀書最花銀子,沒有親戚幫忙,有幾個能一路中舉、中進士的?”

“的確如此,這本就是約定成俗的規矩。”

等下頭的人七嘴八舌說完,李誡悠悠開口道:“只因損害了你們的利益,就要將律例扔在一邊?真是笑話,王子犯法還要與民同罪呢,你們幾個舉子從哪兒來的自信可以躍居律例之上?”

看著一眾白裏透青的臉,李誡心情大好,復又嘻嘻一笑,“也不是沒辦法,待你們入朝為官,諫言皇上,將掛名田改成合乎規矩的不就成了?”

誰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

先前年長的書生見勢不妙馬上道:“我們不是為掛名田,我們是為了維護讀書人的尊嚴!你踐踏孔孟之道,無視當今尊師重道的教誨,一介奴仆,只顧張狂行事,欺壓百姓,何德何能為官。”

另有人隨聲附和道:“斯文豈能掃地?奸佞之臣豈能讓我輩折腰?”

呼喊聲越來越大,方才幾名面露遲疑的人似乎也被感染了,聲嘶力竭地大喊,“放人!放人!”

王五等人的呵斥聲瞬間被淹沒。

手中的鞭子毫無用武之地,他們只能看著幹著急——這些都是有功名的人,不可隨意打罵。

王五急得漲紅了臉,汗珠子順著下頜滴答滴答地淌,“大人,這可怎麽辦?”

再看李誡時,他陰了臉,咬牙冷笑道:“我最不怕的就是威脅!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