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請太子參政(第2/7頁)

劉邦想要改口,那人卻已經再一次地提起道:“陛下執意要改詔書,可是因為公主殿下所請?”

凡事扯到劉元頭上,很多人是自覺閉嘴的,旁邊的立著的公主殿下,他們有眼睛看。一直沒有作聲劉元不代表她立在這裏就是個擺設。一般來說沒什麽事劉元不會上朝,一但有事,劉元立刻就上。

隨著眾人所指,人人的目光都看向劉元,瞧著劉元身著一身墨色的朝服,雖然梳著女子頭飾,一舉一動之間透著一股霸氣,哪怕是在上面的坐著的劉邦都能感受到劉元的氣勢,一時間倒是頓住了。

“父皇。”劉元依然恭敬的行禮,劉邦擡起手道:“你與他們說。”

劉邦很快回過了神,劉元是他的女兒,今天上朝明擺著是搞事的,若是氣勢不夠,怎麽跟下面的這些人鬥?

劉元道:“昨日與父皇自請以孩兒所立的軍功,換取為救我而死的二十八名女郎的詔書重寫,思慮再三,提出如此提議是我讓父皇為難了,不想讓父皇為朝臣所迫,兒臣想想還是應該代父皇與群臣說清楚的好。”

言盡於此,劉邦聽著所迫二字朝著下面的臣子問道:“你們覺得自己是在迫使臣朕?”

“陛下,凡事說不過一個禮字……”

“是啊,凡事說不過一個理字,我倒是想問問當日擬詔的那一位,同樣是戰死的人,為何同樣是為了大漢而戰死人,郎君可有名字,女郎卻不能?”

劉元搶過那人的話,“在你們的心裏,郎君們是人,女郎就不是?”

話鋒相對,要講理是那就講理好了,劉元不怕講理。

本來想說劉元無理的人,沒想到卻叫劉元說了一個先,“殿下,禮非此理。”

“那你說哪個禮更重要?”劉元接話,“禮者,儀禮,祭祀求福也。左傳有雲,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我們以論左傳所指之禮,何謂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同為大漢戰死,一個可以留下全名,一個卻只能留得一個姓氏,此為天經地義?民之行?”

“至於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韓非子-解老篇有雲,理者,成物之文也,長短大小、方圓緊脆、輕重白黑之謂理。因而此理是為順。”

劉元一番話說了出來,讓人不禁想起了她在雲中敢與百家相爭論,若不是熟讀天下書,萬是不可能做到那樣的地步。

“詔令下發,本不可改不錯,然而錯而不可之,豈不讓天下笑話?”劉元前面說得再多,也是為了這一句總結。

本來都振振有詞的人,面對劉元一步不退,一步不讓的態度,有人提道:“古往今來的女子皆是姓氏而稱之。”

“那又如何?從前之女子,怎麽樣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的女子,她是為了大漢而戰,為了大漢而死的人,連一個名字都吝嗇於記載,你是在告訴天下人,大漢便是如此對待有功於大漢的人?”

……要說對待功臣,劉邦可是一直都堅持有功而賞的,再說了,現在就是更改一份詔書而已。

“況且,我也說了,我願意用我所立的戰功來換一份更正,要求很高?”

想來對於劉元所立的戰功,眼紅的人不少,不想讓劉元再繼續威望日盛的人也不少。

“朕不覺得高。既然是功臣本就該一視同仁,都是為大漢而戰死的勇士,不分男女,只論他們的忠義,朕斷不可能因為男、女的問題而區別對待功臣,朕先前沒注意到此事,是朕之過也。”

詔書是劉邦下發的,他是真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但是劉元提了起來,劉邦立刻要改。

人是為了劉元也是為了大漢而死,劉元只想為她們求得一個公平而已,誰不想要公平?

劉邦完全沒有覺得劉元的要求有什麽問題,所以迫切的想要做事此事,沒想到他不覺得有什麽大不了的,可是朝中的臣子都是都表示反對。

準備好挽起袖子和他們大吵一架的,看把劉元都叫了上朝來,便是想讓劉元沖鋒,劉邦有著劉元沖鋒更是高興,只管幫忙加油幫腔。

當皇帝的人都自覺認錯,讓一群對於劉邦殺了英布,還弄出白馬之盟的事情正怕得劉邦半死的人都在想,劉邦是不是抽了?

沒抽沒抽,劉邦確實沒抽,他就是想到劉元差點死了,雲中差點就要落於匈奴之手,心裏後怕著,救了劉元的人就是救了雲中,也保下了劉元眼下打下來的一處匈奴的城池,只是改一份詔書罷了,確實算不得什麽事。

覺得不算事的結果就是劉邦一心為劉元達成這個要求。

“殿下所說以所有的戰功而換改詔書當真的?”眼看著不可能讓劉邦打消改詔書的念頭,必須想辦法從劉元的身上剝下一層皮才行。

劉元本來就不拿戰功當回事,像她立下的戰功,再多的功勞都不可能再進一步,如此用來能換一點東西,讓他們都高興一點,好似讓他們占著了大便宜,便由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