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2頁)

按著李念原好友徐承志的說法,李念原已經吃著螃蟹坐著船急吼吼往京城去尋親了。

珍珍其實很想回去一趟,好不容易她替她阿奶找著了親人,嗯,嚴格來說應該是誤打誤撞尋著了親人,她很想回京去感受一下親人團聚的氣瘋。

但康熙爺的禦令在前,她和阿靈阿無旨不得返京。

於是珍珍再修書一封,接著上一封的事兒把李念原的家世在信裏都交待明白,差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希望趕在李念原之前送到李氏的手裏。

余下的便是苦兮兮地在揚州城裏邊吃著美食邊等消息。

好在珍珍同阿靈阿都有事要忙,沖淡了等消息時候的這份焦急難耐。

今年是個豐年,江南蘇湖乃是國之糧倉,這個季節田野相間到處可見成捆的水稻,堆得如小山一樣昭示著豐收。

新米最是清香,家家戶戶都會用當季上市的新稻米和糯米一塊兒磨碎了做米糕,桂花糕、海棠糕、南瓜糕、紅棗糕、花生糕,等等等等形形色色的糕點讓揚州城裏到處彌漫著讓人聞一下就感到幸福的香氣。

秋收接近尾聲便是交稅時節的來臨,阿靈阿這些日子開始忙碌了起來。他沒有急著去收稅,他先趕去天妃匣與視察河工的靳輔與傅達禮匯合。

阿靈阿心裏清楚,兩淮的鹽稅,一年打底是三百萬兩,不管他來或者不來,都至少有這個數。

今年皇帝特意派了他這麽個親信來收稅,鹽商們多少心裏明白,今年怎麽樣也會比往年交得多一些。

然而,到底應該從他們手裏摳出多少錢來,這不取決於阿靈阿,也不取決於鹽商,甚至不取決於皇帝,而是取決於靳輔的中河工程需要多少錢。

他這一走珍珍一個人在家閑來無事,就開始琢磨起她嫁人前就想幹的事了——造暖棚。

要說江南果然是能工巧匠雲集之地,北京城裏撇開皇宮,只有幾家鐵帽子王府和明珠家裝了玻璃。

可兩人一到江南就發現,江南不少的大戶人家都裝了玻璃窗,甚至不少還裝上了廣東十三行運來的彩繪玻璃。

就他們如今買下暫住的這座小園子來說,雖然在揚州城裏算不上頂級豪宅,可明堂的窗戶也都是玻璃的。

有了玻璃造暖棚就方便了。

珍珍打算在家裏先弄一個小的試試看。她花了幾天功夫將她和阿靈阿那天打的草稿翻來覆去地修改,最後終於弄出一張設計圖來。

造暖棚一是棚體結構很重要,要能扛得住冬天的雨和風雪;二是要能維持暖棚裏的溫度。

第一樣,珍珍想到的是她上輩子去內蒙旅遊時候住過的小木屋。

木頭隔熱 ,即便是寒冬臘月外面大雪紛飛,小木屋裏供上暖氣後依舊能熱得穿裙子跳舞。但光是造一座密不通風的建築是不夠的,植物要生長還得需要陽光來禁行黃光作用,所以她把墻上的窗戶都用玻璃來取代傳統的紙糊窗,屋頂也從琉璃瓦片改裝玻璃透光。

除開這間設計獨特的屋子,第二樣就是要怎麽維持暖棚裏的溫度。

珍珍當初想到暖棚是因為在皇宮裏瞧見了蘇麻喇姑弄的那個大蒙古包。蘇麻喇姑對於維持室溫采用的是最簡單粗暴的手法:燒炭。

她在皇宮裏,身後有太皇太後的財力支持,要多少碳自可以大手大腳地用。珍珍一個習慣了後世環保思維理念的人自然是不會和她用同樣的法子的。

她的靈感是北方人用的炕。

北方家家戶戶都用炕來過冬,但不是家家戶戶都燒得起碳的,大多數家庭的炕下面有一條炕道直通廚房的爐灶,每當起爐灶的時候,爐灶的熱度就會傳導至炕下。

珍珍就是想用同樣的法子來維持暖棚裏的溫度,在設計圖裏,她設計了一條從廚房一直通往暖棚的“炕道”。

人要覺得溫暖室溫至少得維持在二十度以上,植物就不需要那麽高的溫度,十五六度的室溫再有充分的陽光,植物就能正常生長。

她家一日兩頓膳加兩頓點,大灶開四次,有這些溫度足夠將暖棚裏的室溫維持在十五度以上。

畫好了設計圖珍珍就讓文叔去找工匠。誰知這搭屋子、造玻璃的工匠都好找,砌炕道的工匠怎麽都尋不著。

和北方包括皇宮在內家家戶戶都有炕不同,南方人是沒有炕的,既然沒有炕自然也就不會有砌炕道的工匠。

珍珍一聽可是傻了眼了,她怎麽把這事給忘了,難不成她還得從山東去綁個炕道師傅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