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2頁)

“沒什麽。”

金發顧及好友的面子,沒有繼續說下去,我卻明白了:“無休止的旋律”指的是宣敘調與詠嘆調合二為一,這個手法最早起源於誰,不好說,但在巴赫的時代就有了,後來在作曲家瓦格納的手中,也得到了延續和發揚。是一種頗受爭議的創作手法。

魔鬼沒有唱詞。他聽完少女的演唱,雲淡風輕地問道:“想要我救活你的母親?”

這個聲音帶著致命的魔力,盡管語氣淡淡的,沒有太大的起伏,咬字卻藏著一種高高在上的蠱惑意味。

他的聲線和魅影很不一樣,可說話的感覺實在是……太像了。我禁不住耳根一熱,失神了片刻。

少女點頭。

“那你知道上一個和我做交易的人,下場是什麽嗎?”

話音落下,金光消失,序曲結束。當所有燈光再度亮起時,台上已換了一副面貌:道具上的白布被揭下,正中央的油畫人像被擡走,布景以深紅、金黃為主色調。一個身著深色正裝的男子,低垂著頭,在大提琴海水般沉重的旋律中緩步登場。

“我祈求您。”他看著地板,唱出第一句話。

我怔住,放下舉起望遠鏡的手。他不是魅影。

怎麽回事?

他的衣著打扮與畫像上一模一樣,說明他就是《雙面人》的男主角。可為什麽男主角的飾演者不是魅影呢?

除了男主角,魅影還能在這部歌劇中扮演什麽角色……難道真的是那個魔鬼?

剛想到這裏,魔鬼就已現身。他站在至高處,看也沒看男主角一眼,氣勢冷漠而強硬:“沒用了。我只聆聽一次祈求。”

“請允許我再次祈求您,我不想永遠活在黑暗裏。”

魔鬼不為所動:“我說了,我只聆聽一次祈求。”

陰霾而冰冷的大提琴伴奏中,竟然依稀可以聽見序曲舒緩的豎琴小調。我突然意識到,這首小調,極有可能是《雙面人》的主題曲。正想側耳仔細聆聽,它已如輕柔雨絲沒入海面般轉瞬即逝。

“日光將我抽皮拔筋,剝下我偽裝的面具,黑夜覆沒了我的醜陋。白日,我披上黑鬥篷,戴上白面具,所有華服都為夜晚的我而準備。”豎琴手再次撥弦,男主角的語調逐漸低沉,“可哪有正常人活在黑夜裏?”

“至少黑夜的你,是如此美麗。”魔鬼的聲音依舊森冷而充滿魔力,但莫名地,我覺得他更像是把男主角抽皮拔筋的日光。

“我想在日光下和她在一起。”

“哪有這種好事。”

“所以我祈求您。”

大提琴聲消失,鋼琴聲響起,不帶感情地重復著兩個C小調音節。

魔鬼抱著雙臂,從至高處慢慢走到男主角的身邊,然後冷不丁伸出手,把他猙獰的右臉扳向觀眾席,以一種幾近羞辱、盛氣淩人的口吻唱道:“虛偽的人只配活在黑夜裏。”

這一刻,魔鬼不僅像極了魅影,還跟記憶中另一個……模糊的影子重合了。

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