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踏雪而來(第3/4頁)

朱繡說了一通,湛大聽得十分認真。

末了,朱繡笑道:“這是兒媳一點子想頭,粗陋淺顯的很。爹只聽一聽,具體的則例,還需得您和族老們商議。另外我想著,咱們家裏每年也要出一筆銀子給族裏的孤寡老幼,只是這銀錢好給,老人和孩子們卻難以買的到急用合意的物事,反叫外頭的商戶蒙騙。況且多有族人在行伍裏當差的,幾日不能著家也是常事,咱們族人聚居的地方雖然還安全,卻也離城遠些兒,家用的東西,倒得賴著伯娘嫂子們走半日到城裏鎮上去買賣,很是不便利。倒不如借著這回,咱們家拿出一筆錢來,助族中在村子裏開一個南北雜貨鋪子,賣些針頭巴腦、布料棉花之類的,不為利益,只圖個實惠便利。這買賣歸於族中經營,只要監管的好,誠信實在,就是附近的村落也願意去,這麽著,不怕弄不長久。族裏的小子們有那合適的還能練些交際應酬的本事。”省的一個個出去,不是憨實的,就是和自己的那個似的冷著一張臉,個個不善言辭。

湛大分外欣慰,撫掌笑道:“大善!”

湛大心道,兒媳婦心有溝壑,冬子這媳婦娶得好極了。不僅心細有巧思,更難得的是周全分寸。

她先前說的那些細例,雖對族裏好,卻免不了犯了那些藏有歪心人的利益;況且她說的那監管的法子,十分的怕人,不僅能用在恤銀上,族裏一切事物都可套上。若果真弄出這樣一個監察的班子來,憑他是誰,就算是族長,也輕易弄不成鬼兒。這法子出來,對宗族極好,卻也分薄了族長與族老們的權利。冬子媳婦只說恤銀上的監管的事,不提別的族務,是她的分寸;想出這法子,卻又提出自家出銀子為宗族辦個雜貨鋪子,上了緊箍咒又給個甜果子,這是她周全。

湛大心裏得意,就要往外頭去,與族老們商議。

朱繡見公爹的神色,因笑道:“那雜貨鋪子先前的備置,族人們若不嫌棄,兒媳這裏卻有些門路。當日舅舅陪送了我一條商船,那船不大,只能在運河上走,原是舅舅為了叫買南邊時新的東西用的,並不為作買賣。快一年了,我也沒用上,只叫跟著舅舅的商隊罷了。雖盡晃悠了,但從福州到都中一帶,船上的掌船和活計們卻混的極熟了,各地產什麽東西,哪裏便宜實惠都知道些,尤其蘇浙的土棉布、魯地的棉花…都是家常用的。族裏派人跟著活計們走一趟,內裏行情也就盡知了,再不怕進貨的時候被旁人誆騙。“

“等雜貨鋪子開辦起來,還可在旁邊的屋子弄個藥鋪,請兩個老大夫坐診。族老們年紀都大了,難保有個頭疼腦熱的,若是大夫就在家門口兒,就不怕耽誤了,咱們也好放心。”

湛大把那紙揣在懷裏,連道:“好,好,好!”這閨女隨她舅舅,又會看眼色又機變。

恭送公爹出了門,朱繡像公公房裏的兩個姨娘點點頭,扶著秋桂的手仍回後面去。

台磯下早有嬤嬤們等著,都忙上來,有在前頭引路的,也有兩旁和後面護著的,簇擁著朱繡,慢慢悠悠的走在湛府正中的甬道上。

廳裏胡姨娘遠遠看著,忍不住羨艷道:“看咱們家大奶奶,真真是個金尊玉貴的主兒,多有福氣!一進門子就當家,如今說的話叫老爺聽了,都贊不絕口,只怕再過幾年,族裏的事她也能當三分家了。若是我有她一半的福氣,折壽十年我也願意!”

高氏聽了,冷笑一聲,刺道:“你想這麽著,得不光你爹娘把你疼的像寶貝似的,還得給你生個好使的腦仁子!可你爹娘要是疼你,能把你許給個癆病鬼?你若是有腦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也不瞧瞧自個兒,黑老鴰比鳳凰,你配不配和大奶奶比。”

胡姨娘嗤笑:“我是黑老鴰,我認!你比我能好到哪裏去,咱們忘八別笑老鱉,都一樣的人。我早認了命的人,不過是心裏羨慕,嘴上就說出來。你呢,只弄溫柔賢淑的做派,也沒見你得著好呀,還不是一樣都服了軟的。”

高姨娘唾了一口,自己回房去了。胡姨娘甩著帕子,只跟在她後頭踢踢踏踏的走。兩個姨娘被收拾的怕了,早歇了興風作浪的心思。如今一日長兩日短的,竟是她倆個面面相窺的時候最多,漸漸就成了這樣你譏笑我,我諷刺你的做派,偏還從不翻臉,只長日無聊打發時光。

朱繡往回走,秋桂小心攙扶著她,輕聲問:“我記得奶奶當日整理出幾張紙的細例法子,怎麽不奉給老爺看?”

朱繡拍怕她的手,笑道:“你還記得?”

秋桂忙道:“怎麽不記得,奶奶弄這個足費了半個月,所以我才納罕。”

朱繡笑道:“給爹的,都是族志裏或族譜裏記載的,我不過是謄寫到一處兒,歸總了一番。這樣的東西,拿出去,並不要緊。可我自己的想法,在咱們屋裏怎麽塗改怎麽寫都無妨,卻不好拿到族裏去現眼。我是個小輩媳婦,族老們認我是哪一個?公爹問話,我回稟了,這是正理兒,口頭上說幾句跟正兒八經寫成條陳,可是兩碼事。傻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