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8頁)

去鎮上的話便宜的需要肉票和機遇,去的晚了就賣完了,不要票的就只能出高價買。

也說不上是直接給錢好還是買肉作為酬謝的好。

現在這地裏的活都是自己的,不能不賣力,這樣連軸轉,趙來娣和李滿芬都有些吃不消了。

但吃不消也得吃,這可是自己家的糧食,而且忙過這一陣,挨過去就好了,這段時間,家家戶戶都比較大方,之前不舍得吃的大米、雞蛋、臘肉、臘腸,有一樣算一樣,端上餐桌補充體力。

收獲完畢稱量上交一定比例給集體的時候,張成業一看產量,好家夥,那些個有壯勞力出去了沒有在家裏幫忙幹活的這產量依舊比之前好上不少!

換到整體來看,數字就更好看了。

這說明他們做的是對的。

蘇淺明和田思怡也有些吃力,田思怡身體一直不大好,下地幹活的事情很少做,要是勉強,搞不好就是一場大病,不僅幫不了忙,還要耽擱其他人來照顧她,得不償失。

所以後來哪怕看到他們吃力,她也不會說要下地幹活了。

村裏人知道她這情況,不止一次說過她好福氣。

一般人家有這毛病,哪裏還能過的這麽滋潤?

也就是她男人能幫著看些小毛病,才能把這個家撐起來。

常小荷在兒子去上大學的時候跟著去了,她是個從來沒有離開過這片土地的人,能出去長見識,一方面可以送兒子,另一方面也大大的滿足了她看看外面世界的好奇心。

在火車上,她看到了很多人,她不會說普通話,一開始還好,但是越來越多別的地方的人上車,她很多就聽不懂了,刺激的她回來就嚷嚷著說要學這個普通話,她怕呀,要是大兒子在那邊娶了兒媳婦,那邊的俗語她不會就算了,但要是普通話也不會的話,她們婆媳以後怎麽交流?

去到了兒子的學校之後,她有些失望,跟她想象中的高樓大廈有些差異,好吧,這是學習的地方。

她幫著兒子收拾床鋪,還送了他的舍友一些吃的,指望他們跟自己兒子好好相處,她本來說送兒子到了學校就回來了,但是蘇仲拉著她在招待所住了一晚。

拉著她到處逛了逛,有一座大學,這地方不會太差,總有值得逛的地方,他們還在那裏的供銷社買了不少特產,大大的長了見識,回來之後,對著自己娘家人和其他村裏人,她能滔滔不絕的說上半天都不帶喘口氣的。

值得說道的東西太多了,不管是那咕嚕咕嚕的火車,還是說買不到坐票只能站著回來的體驗、五湖四海的乘車人、還有異地他鄉的俚語,吃食風俗,太多太多……

回來之後,蘇仲就去找活幹了,他說要把花銷給掙回來,讓她放心,她怎麽放心?

要不是每個月都有信回來,上面還有錢,還不知道要怎麽擔心。

他每個月也有寄錢回家,跟其他人差不多,還會有其他的東西,比如說幾件時興的衣服,兒子用得上的手表,公公婆婆喜歡吃的食物……

她不知道蘇仲賺的大頭他都留在手裏做本,就這每個月寄回去的數量也足夠讓她驚喜了。

對於妹妹,蘇茴在信上一個字都沒敢說,就怕他爸察覺出了不對。

他也慶幸不用面對,他爸看不到他心虛的表情,他從小到大就沒什麽能瞞得過他爸的,就像第一次送妹妹和衛國去首都學校報到那次一樣,回來的時候跟著妹妹做了點小生意,說好要瞞著蘇淺明的,但壓根就沒瞞住。

在爸的逼問下很快就投降了,這一次他覺得也不會有不同的結果,他不敢保證自己不會露出什麽不該有的表情,然後把妹妹的事情泄露出去。

不過也拖不了太久,過年他是一定會回去的。

——

蘇仲的事情占據了蘇茴的時間不多,她主要的精力分成了兩半,一半在服裝廠,一半在醬料廠。

服裝廠那一邊她又研究出了一種顏料,是嫩黃色的,是一種礦物跟另一種礦物混合後展現的顏色,這種顏色在雪紡上面散發出來的感覺最飄逸,嫩黃得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春天。

這種顏色最適合花樣年華的少女。

蘇茴還因此認識了一個香港來的富商,她跟一般的富商有些差別,她是一個女性,今年三十多歲,保養的很好,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歲月在她身上的痕跡。

當初那個歲月很多人過不下去了,對面的香港那裏卻是一派繁華,沒有正經的途徑過去,有的在絕路的時候靠著自己的一雙手、破破爛爛的圓木就這麽出發,運氣不好的一個大浪就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但總有那麽些運氣好的,順利到達了目的地,以偷渡客的身份在那裏取得自己的身份地位。

王海雯就是這麽一個人,她一開始就是以偷渡客的身份出現在香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