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3/6頁)

蘇茴用的肉都是自己的,不需要進貨,對於她來說,去山上打幾只獵物,很簡單,順道還能自己去山上看看各種食材,想吃什麽,捉來就是了。

她的腳程快,來回一趟,不花費多少時間。

一開始推出這些醬料的時候,買的人很少,問的多,有一個買了一壇,回去試一下,之後他就成為了常客。

他回去之後找了好的瓶子裝起來,有事登門拜訪,領上這麽一罐,看上去不起眼,但是誰吃誰知道,根本停不下來。

吃辣的對著香辣的沒辦法放手,不吃辣的對著雜醬沒辦法放手。

而且因為用的肉不一樣,每一壇的味道都有些差異,經常吃也不會膩。

蘇茴還在吳勝海那裏看到被兌了水還有摻合了其他東西賣的雜醬。

這種從五毛錢一罐到一塊錢一罐不等。

受眾更多,雖然香味減了幾等,但他們又不知道原先有多好吃,對著這個也很喜歡。

蘇茴就聽到好幾個人說吳勝海的這個醬好吃,價格也不會太貴,裏面有肉,算個葷腥之類的話。

蘇茴發現的時候還有些好笑,原來她做的醬也為解決知青的生計貢獻了小小的一份力量啊。

隨著蘇茴在首都待的時間流逝,芥子空間裏面的作物生長了一茬又一茬,裏面的東西也多了不少,而且裏面的藥材、水果的種類也增加了。

這時候古董這些東西很便宜。

她搜羅了不少,不過現在她是一個挑剔的人啊,不像之前,現在她是看著要入眼的才拿,不然覺得有點占地方。

她這些都是準備以後賣了換錢的。

現在本錢這麽低,以後賣出去就是一本萬利,這麽實惠的事,為什麽不幹?

謝睿和林荊南很滿足,他們在知青點的時候就靠著蘇茴做的醬下飯了,回來之後選擇多了很多,但是受限於時代,來來回回還是那幾樣,容易膩味,有了蘇姐的醬,吃飯香了很多。

之前他們隔得太遠,用包裹寄的話,一次還寄不了太多,還容易磕磕碰碰出問題,現在好了,都在首都,想要請她做醬十分方便,就是考慮到這種情況,蘇茴才決定另外做兩種醬出來賣的。

她不想讓人把兩個身份聯想在一起。

蘇茴在這裏悶聲發大財,另一頭在李村那一邊,也慢慢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蘇茴她在首都找到工作了,留在那裏不回來了,等放寒假了會回來把戶口遷走。

這是一個足夠讓村裏人說上一年半載都不會膩的話題。

覺得她實在是太厲害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一朝鯉魚躍龍門。

也有的人會去笑話李滿芬,她以前對這個兒媳婦的態度誰不知道啊。

但是現在呢,眼看著她才是過得最好的。

四個孩子都上了大學,自己都跑去首都得了一份正式工,正式工啊,就是在他們鎮上都是了不得的,更別說在天子腳下了,以後他們就要跟主席呼吸同一片空氣,看同一片天空。

還有的會攛掇李滿芬他們:“雖然你們是跟著老大過活,但偶爾你們也可以去跟其他的孩子交流交流感情啊。”

“到時候也去首都溜達溜達,去長城、去天安門。”

“對呀對呀,再過幾年等那幾個孫子都大學畢業了,就享福了。”

還有的會說:“她享什麽福啊?也就逢年過節有點福氣,要是當初跟老二一起過活,那才是享福呢。”

“分了家那就是兩家人了,雖然是親爺爺親奶奶該要孝敬,但是分家跟沒分家的能一樣嗎?”

說到這裏就要看看李滿芬的臉色,果然變了,勸說話的人:“你別這樣,老大家的也可以,現在不也準備下一年高考嗎?下一年考中了一樣可以享福。”

李滿芬被說的心痛。

張錦華上次又落榜了,他決定再復讀一年,他只差一點點了。

他這麽努力,他們哪裏會不同意?

所以下一年張錦華要跟張鳳華一起參加高考。

周小晴已經放棄了,她不參加了,她對高考已經失去了信心。

她在蘇茴沒有出發之前成了小學的代班老師,蘇茴在首都留下來之後,她就是一直代了下來,顯然,沒有什麽意外的話,她會一直代班下去,這份工作其實不錯。

這樣的生活按理來說她應滿足的,對比她下地幹活一整天還掙不到十個工分的時候,老師這份活計很輕松,她可以一邊上課,一邊照顧家庭。

但是跟蘇茴一比較的話,輕而易舉的就把她比到了泥裏,讓人不由得怨恨,這世道怎麽這麽不公。

他們一家都不在村裏面了,蘇茴房子裏該處理的東西,蘇仲回來的時候就按照蘇茴信上的把東西做了處理,該分配的分配,該帶走的帶走,然後就被上了鎖。

說起來也不知道蘇茴是不是事先就知道了,她把家裏的貴重的東西——那部收音機給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