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我也想去(第6/6頁)

“我給哥哥做了一把扇子,”翠兒道。之前早想拿出來了,後來因為要離家的事,弄的心裏不得勁,就一直沒機會送。

扶蘇喜道:“是什麽扇子?我看看……”

翠兒將折扇拿了出來,道:“因為自己糊的手藝不佳,因此買的現成的,但是扇上的字是我寫的。”

林覓笑著遞給了扶蘇,扶蘇小心翼翼的,將折扇打開了,喜道:“我喜歡,很喜歡。妹妹的書法,是真的好。這字的功力,很灑脫,倒比小字更好看。”

那些閨中字,到底灑脫不足,狷秀有余的。

“寫的是漢字,功底還不到家呢,”翠兒笑道:“我念給哥哥聽!”

漢字,漢人……始皇嘆了一聲。

翠兒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倒有點停頓,她雖未聽到雍正刺始皇的談話,然而,心思靈透,一說出口就知道不妥了。

“無妨,且念!”始皇道。

字不同,而且折扇是宋以後才出現,秦是沒有的。

所以上面的字,扶蘇雖能看出筆鋒灑脫與豁達,卻無法猜透全部的字的,因此便默聽。

翠兒道:“題的是李太白的將進酒,李白是酒詩劍三絕,我心裏覺得甚配哥哥,這才題上的。”

雍正也笑著點點頭,道:“李白是唐時的天仙詩人。”算是解惑了。

又出現一個唐。

翠兒念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扇上有限,因此只題了這一段字。

扶蘇體會了一把,只覺無限波瀾壯闊之氣,道:“只開了一端,還有麽?!”

“有的,我將後面的念給哥哥聽,”翠兒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與爾同銷萬古愁。”

扶蘇聽的沉吟良久,始皇也覺豪氣,笑道:“這李太白的確擔得起詩仙之贊。”

“這文法,與秦不太相同吧?!”雍正笑道:“但是不管文體如何,所有的東西都是共通的。感受到了沒有?!”

始皇算是默認。

扶蘇笑道:“這文體十分新鮮,秦這裏,多數是賦,冗長且累贅,若是作的不好的,很容易變成詞藻堆砌。所以,賦對詩人的才學要求更高更難。也限制了發揮。這李太白所作將進酒,反有精髓。”

“沒我的麽?!”雍正笑道:“只偏愛你哥哥?”

“這個你也吃醋,他們是近齡人,相近的很,自然親近些,”林覓失笑道。

翠兒臉紅了,道:“有的,都有。”

雍正酸溜溜的,也是,扶蘇是同齡人,只比翠兒大十來歲,自然親近。唉。像小老太說的,這叫代溝。

心塞。

翠兒瞄著他呢,雍正倒笑了,道:“開玩笑的呢,不必太小心。”

仿佛她所思所想,大爹爹全知道似的,還懂得照顧她的小心翼翼,翠兒心中暖乎乎的,她知道這種不必解釋,便道:“下次給大爹做一個更好看的。墜一個香袋。”

雍正滿意了,笑道:“那可敢情好,香袋裏可以有親手弄的香草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