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軍報

蕭昭業前去姑熟,將曹景昭留在了東宮做何婧英的護衛。左右無事,何婧英便翻看起了以往的軍報來。後宮中後妃均不得幹政,但似乎蕭昭業並未防著她,走後將書房留了出來,讓何婧英可以自由進出,而那些軍報就全都放在書桌上。

這樣算是蕭昭業與何婧英的一種示好把。總算讓何婧英能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自從重華殿那日的事情之後,兩個人之間的心結就加重了。蕭昭業這幾日埋頭於政事也更像是在懲罰自己。

何婧英細讀了整個北魏的進軍路線之後才更覺得奇怪了。北魏首先過沔水直逼襄陽,第一日北魏強攻,襄陽太守求援朝廷,離襄陽最近的蕭子敬帥兩萬安陸軍從荊州出發馳援。北魏軍隊幾乎實在蕭子敬抵達襄陽的同一時間就停止了進攻,卻也不退兵,屯兵襄陽城下,只是偶爾派些細作探進襄陽城內,燒燒糧草,十分煩人。

之後北魏又臨著淮水,在東豫州屯兵三萬人。自晉朝南北一分為二以來,就依淮水將原本的豫州一分為二,分為北豫州,與南豫州。實則在北豫州的東面,北魏又單列一座城池,命名為東豫州。東豫州更臨近南齊的郢州。東豫州一屯兵蕭子卿便去郢州守著。守了七日北魏那邊是動也不動,活像帶來三萬人來淮水邊郊遊的。蕭子卿每日清晨洗漱完畢,便走到淮水邊去叫罵,叫罵七日之後,倒是讓自己的肺活量長了不少。

蕭元達那邊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他在南秦州屯兵,與北梁州對峙。蕭昭秀在南豫州守著,若是戰事有變,蕭昭秀可逆長江而上,馳援郢州、荊州、雍州。

這樣哪裏像打仗,更像是野炊,感覺就連胖虎呲牙都比他們嚇人。可是這樣的一番布置卻是將大齊的將士全都困在了前線。只可惜大齊以文治為主,沒有良將可以正面對敵,只敢守城不敢出城挑起與北魏戰事。其實這麽些年,若不是憑借山水這些天險,南齊想要堅守南北之間淮水那一條線,談何容易?

北魏孝文帝算是明君,自打登基之後,北魏的經濟穩步提升。幸好南齊的這位皇上也是位明君,在這十來年裏一直與北魏和平共處,甚至開啟南北的通商渠道,南齊也是迎來了十余年的安穩。

於孝文帝來說,他雖是明君,但在朝中北魏馮太後把持了一半的朝政,北魏雖然以武治國,但對於孝文帝來將,內憂未除,不會冒然起戰事,讓馮太後拿了把柄去。而對南齊來說,南齊想來以文治國,以前叱咤風雲的武將,不是垂垂老矣就是都風化了去。例如王敬則,例如她的父親何戢,祖父何尚之。現今這些後輩裏,就只有蕭子敬與周盤龍、周奉叔父子堪當大任,但因為度過了十余年的太平盛世,兩個人都沒能得到重用。

何婧英看這些戰報,越看越是疑惑。他們是在等什麽時機?戰場上瞬息萬變,哪有把士兵的精氣神都磨沒了才開戰的?如果他們只是虛張聲勢,圖的又是什麽?

何婧英反復看著軍報,忽然問曹景昭到:“沈文季不是已經從府裏放出來了嗎?為什麽周盤龍、周奉叔父子都去南疆守著,防止南疆幾個小國乘亂而入,為什麽沈文季沒有消息?”

曹景昭:“之前似乎聽太孫殿下提過,沈將軍似乎是屯兵在石頭城。”

何婧英微微蹙眉:“既然沈文季屯兵在石頭城,為何沒有戰報?還有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先太子還在時,石頭城一直是先太子駐守的。後來先太子患病只能留在京中養著,這個差事才落到了沈文季的頭上,當年還是竟陵王提拔的。不過那是因為大齊已經許久沒有與北魏打過仗了。但現在北魏蠢蠢欲動,有進犯的意思,怎麽能將宗親都派去邊疆前線,但建康城的門戶卻交由沈文季看著?”

何婧英雖然已正位太孫妃,但她始終不習慣自稱“本宮”,在曹景昭這樣曾經一同出生入死過的兄弟面前,更習慣以“我”自稱。

曹景昭跟在蕭昭業身邊,對這些情況到也算是了解:“在前線的部署上,安陸王是自己請戰的,其余的竟陵王在朝堂上出了不少力。但是沈將軍卻是皇上親派的。”

蕭子敬一直以來都是震懾北方的良將,此時安陸軍自然是要沖到前線去的。然後蕭子卿、蕭昭秀就是蕭子良為了削弱東宮的勢力而做的部署了。若不是蕭昭文大婚在即,南北戰事又還沒有到劍拔弩張的地步,否則蕭昭文估計也去了前線了。

何婧英皺眉道:“難道殿下就沒有為自己的人做安排嗎?”

曹景昭愣了愣。

不等曹景昭答,何婧英也反應過來了,蕭子良的西邸之內以文臣為主,在武將一派裏,最說得起話的便是王敬則。王敬則貴為司空,雖然舉足輕重,但那般年紀再要上戰場怕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