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3頁)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一時不少人點頭,傅延沉吟片刻,“那懷化、輔國二位將軍可托此重任。”

懷化將軍伏虔,乃伏老將軍之孫,年紀雖輕,但頗得真傳;另一個輔國將軍羅興,則是伏老將軍挑選的繼任者。

這個安排很妥當的,解辛卻暗哼一聲:“也不是非伏姓不可的,伏虔才剛及冠,到底年少。”

他拱手:“臣以為雲麾將軍更勝一籌。”

雲麾將軍廖貫,才從羽林衛調去京營不久的主將,繼傅縉後的第二位貴妃黨主將,親解辛。若新朝堂分傅解兩派,廖貫就是解辛的人。

蕭太後實際並不喜歡伏老將軍,全因大行皇帝立太子之時,老將軍勸過幾次,立幼不立長,太子年歲太小,都有些不妥。

心念微轉,她主意已定:“輔國將軍羅興為主,雲麾將軍為副,後者為監軍,旨到率二十萬大軍,即可奔赴西河,鎮壓叛王。”

令旨意火速發往京營,另有糧草軍備,諸臣一一領命匆匆忙碌去了,余者繼續哭靈。

傅延忍了又忍,待眾人一退,他急道:“監軍一職,廖貫不適,請娘娘三思!”

雖他不懂軍事,也知行軍打仗怎能兩頭大?這廖貫副職,偏偏又任監軍,監軍有監督轄制軍中一切包括主帥的權責,這麽一來,有分歧時該聽誰的?

解辛即時反駁:“羅興乃伏家心腹,今陛下初登大寶,怎可將大軍和戰局悉數托之?”

說到底還是不信任。

下面二人劍撥弩張,上首小皇帝擡頭看了眼蕭太後,蕭太後卻不吭聲,顯然默認解辛說法。

傅延無法,只得話鋒一轉:“娘娘,逆王這邊不妨從輕發落,處置首腦一幹人等便罷,如今萬萬不能再引朝局動蕩。”

所謂逆王,即是大行皇帝臨終前擒下的三皇子,還壓在大獄裏,沒來及處置。

解辛卻不同意,好不容易大勝,當然是得斬草除根,以免死灰復燃。

兩人爭吵起來。

最後蕭太後折中一下,再往下處置一層,余者便罷。

這事讓傅延處理,還有協調出征大軍,領命後,他匆匆退下了。

解辛留了一陣:“娘娘,傅延朝中權柄甚大,其子又為京營主將,需多多留神啊。”

涉政又涉軍,偏臣壯主幼,得慎防尾大不掉,將來壓迫幼主啊。

解辛見太後眉心微微蹙起,趁機勸:“那傅縉,不妨調出京營,好削傅延之勢一二?”

“不可!”

蕭太後這回毫不猶豫駁了,傅延是和她有些意見出入,但鎮北侯府到底是多年自己人,軍中本來人少,怎麽自斷一臂?

“行了,你趕緊下去,先把大軍出征事宜處理妥當。”

“是。”

解辛訕訕走了。

他才出門,便有一宮人來稟:“娘娘,鎮北侯夫人入宮請安。”

楚姒近日都圍著蕭太後打轉。而蕭太後多年盛寵,後宮只有敵人沒有朋友,新帝登基,大行皇帝的後宮需要馬上挪位置,見楚姒,便吩咐她幫著盯一下。

楚姒入得門來,忙福身請安:“陛下萬安,娘娘萬安。”

國孝期間,人人一身素服,不見喜色,楚姒亦然,只她雖神色悲淒,但掩不住的精神奕奕。

蕭太後還不知道她?她可沒忘記當初對楚姒說過的話,皺了皺眉,“阿姒,如今本宮用人之際,絕不可自斷臂膀。”

當初說的時限,趕不上局勢變化,她強調:“你那心思,先給本宮收一收。”

仿佛一盆冰水當頭澆下,楚姒殷切的表現維持不知:“娘娘,你當初……”

“此一時,彼一時也。”

貴妃已一躍成太後,攝政臨朝,威儀遠非昔日可比,被瞥了一眼,楚姒再多不忿,也不得不壓下,僵硬點點頭,“……是。”

蕭太後到底對這位多年密友有幾分情感的,安慰:“你勿沮喪,傅卿尚青壯,況且三郎是個聰慧的,將來另封爵位也無甚出奇。”

在蕭太後看來,有她在,這也不是多難的事。

但楚姒聽著卻完全不同,大梁爵位封賞制度十分嚴格,除非外戚,否則必須有大功,她兒子從文不從武,想立個封爵大功,除非從龍。這可能性幾近於無。

手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肉裏,一陣刺痛,她咬著牙,僵硬應了。

死死忍住,一直到出了宮門回了府,她一把將炕幾上所有東西都掃落在地。

怎麽會這樣?這麽會這樣?不是說好陛下登基即可的嗎?她還會協助自己的嗎?

現在,現在!

楚姒憤恨至極,推翻炕幾猶自不夠,狠狠有把案上的花瓶美人觚等物統統推到,“呯呯砰砰”一陣打響。

她重重喘著粗氣。

可即便這樣,她又能怎麽辦呢?

太後是她最大的依仗,憤憤不平,心念幾轉,最終仍忌憚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