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火爆(第4/6頁)

八十年代末的華國,不像9012的時候,港城那邊鬧的不像樣子,內地的國人對那地方和那裏的人,都印象大減。

□□十年代,正是國人因為改革開放而見到了更多的世面,對於那個南方繁華的城市,紙醉金迷的生活,光鮮燦爛的明星,最最追捧的年代。

在這個誰要有身從港城帶回來的衣服就足以讓一眾人艷羨的年代,在電視裏看到最火的男明星,為內地的商場站台不說,還說了這個超市,那是港城也有的,還深受大家喜愛的消費方式,那聽到這般宣傳話語的人,心裏怎能不起波瀾呢?

在這個流行追隨港台的年代,既是人家港城人民都慣會選擇的日常消費方式,那麽這個所謂的超市,一定是有其獨特之處。

此時,便是不覺得自己能消費的起的人,單是想想自己也能模仿人家經濟發達地區人民的生活消費方式,也足以令大多數人心動,打算找個時間,去那盛寧實際體驗體驗了。

這兩條廣告更像是對盛寧的宣傳片,說起來內容頗豐,但其實剪輯下來也就不過是各兩分鐘時長的視頻而已,但其播出後帶來的宣傳效果,卻是相當巨大的。

古明妍沒想著省錢,那麽大腕兒的明星都找了,全國最大的電視台也好不容易搭上線了,她便幾乎是花了能買下人家電視台所有廣告時段的錢,要求盛寧的這兩支廣告要在近期,以一種洗腦強灌的方式,反復地播出,直到全京都的人都知曉為止。

古明妍不怕過度曝光會給盛寧在老百姓的心中留下厭煩的印象,覺得一打開電視就是它,太過膩味了些。

有兩個顏值和實力都在線的高號召力大明星的加持,又有她光彩奪目的盛寧不斷吸引著目光,在這個各種娛樂方式還不像後世那麽多樣發達的時代,她相信,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沒有後世觀眾那樣挑揀、口味難以滿足的京都人民,都不會對這兩條廣告感到厭煩,反而,這會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一個新熱點,被拿出來不斷地討論品評,引起一大新的風尚。

-

此時的古明妍和她的盛世高管團隊,除了宣傳組的部分工作人員之外,是沒有多余的心思,去關注今天投放廣告過後的具體效果的。

這時候也沒個圍脖威信的,就是觀眾們看了廣告之後有啥看法想法的,古明妍也無從知道了去啊。

唯一能看到效果的地方,估計就是盛寧開業以後的客流量這一實打實的標準了。

不過,這個還是需要日後才能被驗證的,現在,她最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得確保今天的開業典禮順利進行,完滿完成了才是。

五號上午的十一點,周末王井大街人流量最多的時候,盛寧在一掛八十八響的鞭炮聲中,正式宣告開業了。

儀式是在盛年前面專門為購物車和日後的停車場預留出來的空地上,搭了個高高的台子進行的。

現場也是照著商鋪開業的傳統,布置的格外隆重喜慶。

其中,還有數十個巨大的祝賀花籃被排排站著擺開,都是跟古家楚家寧家頗有些淵源的人家,送來的慶賀禮物。

盛世為了這場開業典禮找了電視台的記者來,又是拍攝又是采訪的,整個過程的所有環節都沒落下。估計不出意外的話,今晚的京都新聞裏,就會出現盛寧今日開業的盛景了。

國人自來是愛看熱鬧的,越是人多的地方,人們便就越愛往裏湊。這是華國人骨子裏的慣習,也是古明妍希望看到的,盛寧開業後的聚集起來的巨大人氣。

由於盛寧前期的宣傳鋪墊工作到位,又是在王井大街這樣的中心區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施工建設了這麽久的,自然是他們還未真正開業,便已受到了無數人的關注的。

於是,到了五號這天,別管是事先知不知道消息的,反正看著這邊有熱鬧瞧,人群就都紛紛的湧了過來。只不到半個小時的功夫,盛寧的門前就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現場也變得愈發的聲勢浩大起來了。

好在古明妍事先就考慮到了這一點,把領導的講話安排在了最開始人流量還較小的時候,盡量確保大人物們的安全,也好叫大領導講完話後能順利地離開。

鞭炮禮花齊放,領導講過話後,古明妍這個大老板也簡單地說了幾句,跟著就是飛快地剪彩儀式,然後,舞台就被交給了宣傳部請來的唱歌跳舞表演的小年輕們,讓他們輪番的上場,幫助盛寧吸引熱度。

不過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個表演節目的,盛世還真是不用多余請他們。

因為就算是沒有他們幫著吸引客流助陣,盛寧開業第一天,也能收獲到大量的顧客光臨。

要不是工作人員充足,又早有多套防止各種問題的預案提前就準備商討好了,且盛寧準備的貨物足夠齊全的話,估計僅一天的時間,盛寧就得被那些熱情的京都百姓們給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