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創業(第4/7頁)

現在古明妍既然瞄準了這個市場,自然要自己現身說法,引領潮流了。為了能掙到錢,她也不介意跟好多人撞衫了,反正她還有無數種適合自己的衣服樣式在腦子裏,她們要是跟隨著她不斷地變裝,最後受益的也只會是她古明妍了。

衣服從理論上分析是覺得不愁賣的,但這衣服本身要從哪裏來,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這年頭不像後世,業績好一點的淘寶店都能各種從廠家那裏直接打板定制,樣式、數量、材質、顏色都可以由商家決定,只要你下單就好。

這年頭的紡織廠服裝廠那可都是國營的,受到國家的統一調配,壓根就不會接私人的單子。這就決定了古明妍要想幹這件事,便就只能靠自己生產了。

這個倒也難不住古明妍。

現在寧榮薇被迫中斷了工作,一天天的在家裏忙活家務照顧老人的,她一個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職業女性,盡管是嘴上不說,但古明妍也能看得出自家老媽並不大開心,那種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的感覺,真的是很消磨人的。

寧榮薇的手藝還算不錯,盡管跟專業的裁縫制衣師不能比,但是簡單的縫制衣服還是不成問題的。

加上本身就是自己的親媽,完全可以信賴的人,所以古明妍這次是打算帶著親媽一起上陣創業的。

一個是考慮到她自己畢竟要上學,精力有限,有母親坐鎮,她也能放心。

另一個嘛,自然也是找個機會能讓母親再就業,在新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只要不是太累人的工作,能有一份活計做,總比在家裏閑著來的強,人也不至於跟社會脫節。

因為現在才剛剛開始,古明妍也只是想試試水,所以暫時還不需要太多的人手,自己家裏的人基本上就能完成了。至於後面能夠發展到什麽程度,就要到時候再說了。

人員有了,場地就是自家的小院兒,機器就是家裏從安城老家搬來的縫紉機,設計和宣傳銷售有古明妍,剩下唯一的問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原材料的來源了。

原材料的問題,也是最初困住古明妍腳步的關鍵一步。

這時候布票還沒有完全取消,雖然市面上有不要票的布料出現,但大多價格高昂,買來用來作為做生意的原材料,著實是有些分薄利潤了。

古明妍原是打算著,等到原材料市場更加開放自由的時候,再開始她的小作坊創業的,但事到如今,賺錢的事情迫在眉睫的,她也不得不另外的再想想辦法了。

要說從消費者手裏直接收布票賣東西,然後再用回收的布票去購置新的原材料,倒也不是不行。

但是,這裏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古明妍的消費目標群體是大學生,她們手裏大多都沒有足夠的布票獲取途徑,單靠著學生們手裏的那些票證,古明妍想要快速的打開局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畢竟像是牛仔褲這些東西之所以好賣,除了算是重要的流行元素之外,跟它們本身來自南方,且不需要另外付出布票也有很大的關系。

古明妍現在能想到的辦法,也就是分兩種辦法銷售,有布票的人購買的價格低於沒有票的人,然後她再拿著那些出價略高的部分的錢,去黑市等地方換到足夠的布票也就是了。

這樣的方式自然是很麻煩的,也是限制規模的一大不利因素了。

但是沒辦法,這年代就是這樣的,古明妍就是有一萬種想法念頭,最終也是得紮根實際,充分考慮現狀和規則,才能長遠的走下去。

就這樣,古明妍給自己制定了一份詳盡的計劃書,用來作為她向服裝行業邁進的指南。

把自己的計劃拿給全家人看過之後,古明妍得到了家人,尤其是寧榮薇同志的大力支持。

主要是想到自己總算是不用閑著了,能發揮余熱不說,女兒還會給她發工資,寧同志就覺得這事兒能幹,起碼是不會虧本的。

古明妍之所以能夠順利的得到大家的認可,拋開家人愛的濾鏡之外,主要還是她多年來給全家人做衣服的手藝,足以令眾人信服的緣故了。

一個全家男女老少,裏外衣服鞋帽啥都能做,且做的一點兒也不比大商場差的人,只是簡單的設計幾種適合當代大學生穿的衣服拿出去賣,又是有自家這麽水靈靈的現成模特給做展示的情況下,古家人不認為這樣好的東西會有賣不出去的可能。

另外一個,就是古建國同志畢竟是去南邊考察過的人了,他對於今後市場的開放和自由有著很大的信心。

自家女兒有這樣的心思,他不會覺得是她一個大學生不專注於本身的學業,反而會覺得女兒的觀察力和眼界都是十分的優秀和開闊,能夠很快的把握時代的脈搏,並且付諸實踐,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是難得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