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楚子風(三合一)(第3/7頁)

而寧榮臻兩口子在聽了之後,難免也覺得外甥女兒說的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的。對於周天宇來說,這下鄉的選擇未嘗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

既然孩子自己都已經想通了,那麽他們大人現在能做的,也就是想辦法給他盡量安排個好點兒的地方了。

周天宇畢業後就下鄉的事情決定了之後,全家人就都動了起來。

尤其是古建國,他去過南方,比較了解那邊的情況,知道哪裏的條件比較好。

加上他還認識知青辦的一位領導,所以很快的,就把經過全家一致商討決定後,要把周天宇下鄉的地方定到粵省廣市周邊的一個生產隊的事情給辦了下來,下鄉的時間就定在六月中旬。

距離周天宇下鄉還有一段時間的時候,全家都在幫著他準備行李,收拾吃食衣服和日用品這些。

而周天宇自己也在給遠在蒙省的父親去了一封說明自己情況的親筆信後,又跟著古明妍去了一趟古家村,跟周老林老他們交代了一聲。

盡管二老有再多的不舍,但他們也明白在他們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孫子如今做出這樣的選擇已經是最合適不過的了。二人只含淚的反復叮囑周天宇要注意身體,吃飽穿暖的,接著就揮淚放他回家了。

雖是無可奈何,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的選擇,周天宇身邊的家人們雖不大高興,但還是接受了這個結果的。

只是跟他一直一起念書,還即將一起畢業的寧致遠,那段時間裏,在每每看到周天宇的時候,多少會有點愧疚和不好意思的感覺。

雖然周天宇被迫選擇下鄉不是他的錯,但對於跟自己年紀相仿,而且還比自己優秀的表弟,在他都能進入理想的單位順利留城的時候,卻只能看著表弟去下鄉,對此他還是感到挺不公平和些許抱歉的。

盡管大家都說這不是最壞的結果,但寧致遠向來心軟,看著從沒受過身體上苦痛的表弟,他就心疼他將要去農村幹農活吃苦。

寧榮薇是不大清楚這下鄉的決定是周天宇自己做出的事實的,所以她之前還有些擔心,怕這孩子會不會怨怪家裏的這些家長沒有為了他的前程盡全力找關系托人等等。還是後來古明妍給家裏人都解釋了過後,寧榮薇這才對周天宇這麽為家裏人著想的心思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了。

再是不舍,再是心疼,該走的人終究還是要走的。

到了周天宇下鄉的這天,天氣晴好,沒有早期知青下鄉光榮的吹喇叭唱歌的送別儀式,只有在火車站家人之間的依依惜別。

周天宇跟寧古兩家的所有人道別,最後還摸了摸受到氣氛感染,已經哭得不成樣子的古明妍的頭,笑著淡聲對她說了句:“妍妍,哥哥要走了,你不要忘了哥哥,我還會回來的,要記得常給我寫信”後,收到了古明妍的點頭回復後,便拿起厚重的行李,頭也不回的上了火車。

這天,古家送走了周天宇這個半路來到家裏的小哥哥。他是古明妍最忠實的晨練夥伴,送給過她他親手編的兔子禮物,分擔了家裏的好些家務,也常常與她這個小妹妹聊天談心,他就跟家人一樣,是她親哥哥般的存在。

而今天這一別,再相見也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了。即便有書信可以往來,但到底是無法填補一個與大家密切生活在一起的人突然不在的缺失感的。

那天從火車站送別回來後,不說周曉淳這個做人親姑姑的了,就是家裏的其他人,上到白敬齡,下到古明萬古明歲兩個最小的孩子,都有種深深的失落感。

那是與親人生離帶來的悲傷,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輕易恢復的了的。

他們只希望那個挺拔的少年在離家後能夠一切安好,這便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了。

1973年六月,周天宇下鄉,告別了他生活了六年多的安城。

同年七月,從安城紡織總廠子弟高中畢業的寧致遠,成為了二炮單位的一名學徒工,每個月拿22.5元的工資。

九月,剛過了自己十歲生日的古明妍告別了小學時光,正式升入子弟中學,成為了一名初中生。

白色的棉布圓領半袖,外面罩上一件淺黃色的羊絨薄衫,□□一條簡單的黑色條絨長褲,配著搭扣的褐色皮鞋,古明妍一身新衣,精神飽滿的走出了家門。

出門坐上古建國的自行車後座,旁邊的古明新和雙胞胎三人推著另一輛自行車,一行五人一起朝著安城紡織總廠附屬中學的方向前進著。

今天是1973年的九月一號,剛過了自己十歲生日不久的古明妍,將要在今天告別她這一世的小學時光,跟著古明中、古明國兩個雙胞胎哥哥一起,正式成為一名中學生。

覺得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的古明妍,今早拒絕了寧榮薇讓她紮兩個羊角辮兒去上學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