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楚子風(三合一)(第2/7頁)

於是,周天宇張口道:“姑姑啊,不是我不願意在家裏讓您和我姑父養著我,可這不是政策放在這裏嗎。我要是沒找到工作還不下鄉,肯定會有趙二那樣的人找事兒的,像是廠裏那麽多子女都必須下鄉的人家,他們能看得慣我在家裏吃閑飯嗎?那到時候我還是得去下鄉,說不得還得再背上個不好的档案記錄呢。而且那樣被人抓到後再去下鄉的話,也就沒辦法自己運作要去的地方了。但如果是我自己主動決定的,加上你們能幫著幫幫忙找找人啥的,說不定還真的能像妍妍說的那樣,給我安排到南方去,像是粵省那樣地方,聽說是氣候好,產出豐饒的,也算是個不錯的出路了是不是。”

“妍妍說的?這裏頭還有妍妍什麽事兒啊?”

被侄子輕而易舉地說下鄉的話題聽的有些難過的周曉淳,在聽到外甥女兒在這事兒上還有說法呢,便感到很奇怪的問到。

其實早在古明妍找周天宇聊關於下鄉的事兒之前,周天宇便已經做好了要下鄉的決定了。所以在聽古明妍跟他說了她的想法之後,他倒是沒覺得有什麽難過,或是有被拋棄放棄了的感覺,畢竟他知道明妍這麽說,都是為了他和大家都好做出的考量。

跟這個小妹妹的一番談話,也是讓他受益很多。比如她提出的提前活動關系能讓他去到南方比較富裕的地方,日子不至於過得太苦的話。以及叫他時刻關注著部隊上的招兵信息,可能的話,在當地以知青的身份參軍入伍也不失為一條上升的通路。

關於參軍這一點,倒還真的對周天宇有所啟發。

目前他身份上的一些漏洞除了有人跟自己作對特意指出的原因之外,也確實是他本身經不起講究才導致了目前為難的狀況的。

但是如果他真的下鄉了,以後便是落戶到當地成為知青,档案上也會明白的記錄這一點的。

到那時,若是真的有幸能被部隊選上,那麽在政審的一關,這個知青的身份也算是他的一個保障了,沒準兒這轉著彎兒的,還真能讓他進到部隊裏也不一定呢。

周天宇之前因著自己的身份問題是沒敢想過從政從軍這些事兒的。但是那天在他跟明妍聊過之後,他便開始覺得若是他真的能夠進部隊,即使之前要當知青,受再多的苦他也是願意的。

畢竟他周天宇是有仇人在的,在他心裏,他親媽,那個後來靠著他爺奶倒黴而得以升官的江紅進,再加上如今的這個趙二,都是他想有朝一日能從他們身上為自己和家人討回公道的對象。

所以即便他現在能夠被招工留在安城,那麽多年之後他也頂多就是個小小的工人,能不能對付得了趙二還難說呢,就更不要提遠在京都,手裏還有權的孫芳江紅進這些人了。

所以,周天宇覺得,去當知青,給自己的身份添這樣的一層保證也不錯。起碼之後在他有機會能夠接觸到權力的時候,不會因為身份上瑕疵的原因而被拒之門外。

當然了,他心裏的這些渴望獲得權力從而為自己報仇的想法是不可能跟周曉淳說的。他的所有家人,包括爺奶父親在內,都只希望他能夠平安的長大,過好自己的生活便好,而從不會要求他有一天能夠為他們報仇,這一切目前都只是他自己無法宣之於口的執念罷了。

而對於跟周天宇說出那樣一番話的古明妍來說,她也不是空口無憑的給他幻想的。她也是考慮到了現在的時間和現實情況,在結合目前周天宇明顯已經在安城待不下去的情況下,能夠為他想出的最好的前程了。

南方畢竟比較繁榮,尤其是在運動結束,改革開放開始以後。

若是周天宇去了那裏下鄉,憑借著他的頭腦,就算是當了幾年知青後沒法兒考上大學了,他也能在那樣開放的環境中,很容易的給自己找到發家的路子。

再不然,古明妍前世也看到過一些知青入伍的人的回憶錄,他們也都是下鄉之後在當地以知青的身份被招兵的。所以古明妍覺得這對於周天宇來說,也可能是他能更進一步的一個機會。

總之,無論是他以後考大學也好,還是在南方受到改革開放的政策影響著去創業了也罷,亦或是在運動還沒結束前就有幸參軍入伍也好,這所有的可能對於周天宇來說,都比現在非要讓他待在安城來的要強。

至於當知青會吃苦這些,古明妍覺得男孩子的話鍛煉鍛煉也沒什麽的。而且他去了那邊,家裏人肯定也能補貼他,就像現在他的爸爸周曉軍在蒙省一樣,舅媽周曉淳他們也是按月會寄東西過去,幫著他減輕一些生活負擔的。這之後再添一個周天宇,對於家裏來說也算不得多麽為難。

周天宇也是明白古明妍的一片好心的,當下他就跟周曉淳解釋了明妍給她提供的種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