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學琵琶(三合一)(第3/6頁)

家人倒也知道她在家裏能做更多的事情,學習上效率也更高了,便也不拘著她非要讓她去上學不可,還配合著古明妍想出一些理由出來,幫她給學校的老師請假。

校方也不是傻的。

古明妍班裏的兩位老師早就知道他們教不了這小姑娘什麽了。加上古建國覺得老是請假不大好意思,又請了人家校長和兩位老師吃了幾次飯。

學校看人家家長都是這個態度,加上古明妍即使不來上課還能保持滿分第一的成績,那他們自然就更加不會在這種事情上與她為難,對她請假這事兒也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輕輕的就放過了。

就這麽三五不時的去趟學校,平時都在家裏學習的古明妍,收獲自然也是不小的。

除了之前已經基礎打的很牢固了的文科知識方面,在多加了兩位理工科大神級的老師後,古明妍的數理化相關基礎也跟著打的很牢靠了。

按照後世的標準來算,她現在的水平應付一下中考還是完全沒問題的。

甚至誇張點兒來說,水準已經與上輩子作為文科生的古明妍高中畢業那會兒的數理化水平差不多了。可見她這段時間裏著實是沒有白白的浪費時間,學習上算得上是刻苦認真的了。

能夠達到這樣的水平,倒不是古明妍有多麽的天才,或是故意把上輩子學到的知識特別快的就吸收了,再在此基礎上學習。

而是因為她現在主要是單單按照課本內容和老師們給她編寫的教材上看,她學的比較快而已。

進度這樣的快,主要還是因為現在沒有後世那麽多的習題可供練習,時間不會太多的花在這方面。另外老師們給她傳授知識時,其劃分也沒有那麽地細致。

因著算是大學老師教小學、初中生水平的數理化,老師們很難將知識像上輩子教科書裏那樣具體細致的劃分,分章節單元小節的分別細化講授。

畢竟不是像在學校裏可以天天見面授課,條件上也不容許這樣細分。

因著是大學裏的老師,他們在給古明妍的教材裏,會把同類的知識拉成一個模塊,不在乎深淺是不是超出了所謂的初高中生的大綱,而是由淺到深的整體性教授。

這也就是古明妍有前世的基礎了,能夠接受這一個個大模塊的知識。甚至還因為老師們把知識都串聯了起來,使她融會貫通了很多知識。很多前世沒搞明白的部分,這輩子倒是弄的挺清楚的了。

但是,像是拿著同樣差不多教材的周天宇和古明新他們,學起來就有點兒吃力了。這些理科上比較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本就困難,加上後面還不斷地加深難度,他們就會顯得有點兒跟不上了。

好在還有古明妍這個比較逆天的存在。加上本身就是學醫學的理科生白敬齡的輔導,好歹囫圇吞棗的將這些知識先勉強塞在了幾人的腦袋裏了,不過進度上就差了古明妍一大截就是了。

就是這樣的模塊化教學,加上沒有後世那麽大量題海戰術的作業,古明妍這學習進度就顯得快了一些。

不過她自己人知道自己事,要想真的吃透學會這些知識,在基礎都掌握完了之後,少不得還得叫老師們多給她出些題目,實際的鞏固訓練一下。

語言方面也是這樣的,她現在英語和法語的單詞、句式還有語法這些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剩下就是記憶、背誦和張口練習聽說了。

前面的記憶背誦倒是容易,也是她每天都在堅持的一項學習任務。

只不過現在限於環境的因素,聽和說這兩方面確實不大容易聯系的到,畢竟不能聽外文的廣播,更不好張口說外語。

而且就算在家裏沒人會管,那也沒有人能跟自己對話啊。

周天宇因著從小跟在奶奶身邊長大,受她的影響,起碼英語還不錯,口語對話上,家裏也就是他能勉強跟古明妍練習一下。

但是到了他也沒學過的法語,那他就沒辦法了。

古明妍只能趁著回古家村的時候,抓緊時間跟林白老教授多多對話,糾正發音和句式表達了。

只不過這樣的練習到底還是不足的,不過現下也只能如此了。

在她給自己安排的固定語言學習的時間段內,古明妍也就只能幹背英、法字典了。

這兩部字典還是她從回收站裏淘回來的呢。就是為了像當初背新華字典似的,用最笨也最是能打牢基礎的辦法學習。

也不知是她重生一回老天給的金手指,還是她有上輩子的記憶理解能力增強,亦或是這輩子現在年齡還小,記憶力本身就好的原因。或是這三個要素都有吧。反正古明妍覺得這輩子自己的記憶力是特別的好。

不說達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度吧,但對著字典上的單詞或是句子,連著看上三天下來,就真的能完全記住了。而且是這三遍記憶下來,之後很久都不會忘掉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