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學琵琶(三合一)(第2/6頁)

又讓古建國去**窩,力求達到通風且保暖,還要易清理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要方便隱藏,防著有人突然檢查。

省得到時自家把雞放到山裏去,轉過身雞籠卻被人發現了,那不一樣是白費功夫無可辯駁不是嗎。

接著就是安排每天的喂雞、清掃和撿雞蛋這活兒了。

這個倒是簡單,還是按照規矩輪流完成就是了。

這次古明妍也堅持加入到勞動的隊伍裏去了。

畢竟這活兒不沾水火的,她也都快六歲了,這點小事兒還是能幫著做做的。

老古家人做事的效率就是高。很快的,家裏養雞的各項準備工作就都做好了。

古老爺子幹脆直接把老宅裏已經養了大半年,可以直接下蛋了的母雞給了古明妍家。

主要也是想著他們可能沒時間好好照顧小雞到能它下蛋的時候,於是就用找來的雞苗替換了家裏的母雞,他和老太太兩人再把那些小雞養大就是了。

因著老爺子直接給上了能馬上就下蛋的母雞,家裏很快便吃上了自家養的雞下的蛋。

要說古家也不是那缺一兩個雞蛋吃的人家。曾經老太太可是養了八只母雞在老宅的,每天下的蛋供應一大家子還有眾多孫子們都是夠夠的。

可這不是後來割資/本主義尾巴嘛,家裏就把多余的雞都殺了吃了,只剩下了兩只留著下蛋。

這兩只母雞日常裏的雞蛋產出,也就夠老兩口和當時還在老宅裏住的古明妍吃的了。至於剩下的在城裏的兒女們家裏,就只能自行解決了。

因為每月每家的雞蛋供應都是有數的,盡管古建國能盡量在黑市或是附近生產隊多淘換些回家,可這到底還得碰,得恰巧趕上了才行,供應算不上多穩定。

而且雞蛋這東西還要防著它壞了或是中間破損的,一次也不能囤太多,所以家裏能夠比較穩定的來源,就是夫妻兩人,加上白敬齡和寧榮臻給的一些供應了。

可這家裏這麽多孩子,還有老人,想要每個人都靠著供應天天吃上雞蛋,那是絕對不夠的。

古明妍也是回了城才知道,自家爸媽外婆和哥哥們不是每天都能吃上雞蛋的。也就是自己回來了,又在村子裏都習慣了每天有雞蛋吃,家裏人才又每天固定的給她勻出一個雞蛋來,保證她每天都有的吃,不至於還比不上她在村子裏的時候。

整個家裏,也就是她和倆雙胞胎弟弟有這待遇了。其他的大人孩子也都只是三五不時的才能吃上一個完整的雞蛋,平時或是跟著喝蛋羹蛋湯,或是炒雞蛋的時候能吃上一些罷了。

古明妍怎麽好意思自己吃蛋,讓爹媽外婆哥哥們幹看著啊。

她知道這事兒後,就鬧著寧榮薇把給她煮的雞蛋或是加水做成蛋羹,或是打散做成蛋湯替換了。

反正不管怎麽著吧,總得讓每人能吃上那麽一口兩口的不是。

當然了,這種情況也不是經常有的,大多數的時候,家裏的供應還是充足的。只是在偶爾供銷社沒有供應,或是古建國沒有在黑市上換到雞蛋的時候,才會有這樣一個蛋也要分著吃的情況出現。

不管怎麽著吧,古明妍也是想著家裏所有人都能沒有負擔的吃上雞蛋,才想出了自家養雞的方法的。

現在家裏日常養著六只母雞,平均每天也能得個八到十二個雞蛋,足夠全家人不用互相遷就都有的吃的了。

大家吃的開心了,養雞要幹的那點子活計也就不算什麽了。

都不用家裏的大人跟著操心,孩子們自己就能把母雞們照顧的很好,從沒有出現過打掃不幹凈雞窩或是餓著了哪只雞的情況出現過,更不要說會把雞丟了的情況發生了。

總而言之,在古家養雞成功後,連著家裏的菜地一起,加上已經結了果子的葡萄藤,還有看著長勢越來越好,頗有幾分要結果架勢的果樹們一起,大大豐富了家裏的餐桌,使得家裏祖孫三代在吃這一方面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而作為這些東西得以實現的幕後一大推手——古明妍同學,在家人心裏的地位那也是越來越高。別的先不提,反正在孩子輩兒裏,她已經頗有幾分帶頭大哥的意思了。

之前大家聽她的縱容她,多半還是出於對妹妹的喜愛和讓步。現在被她的實力證明後,那便更多了幾分信服的意思在裏面了。

反正古明妍現在能夠保證,對於家裏的哥哥弟弟們來說,她說出的話,提出的要求,搞不好比古建國這個當爸爸的都要有效和管用呢。

看著一個個聽指揮的半大小子,古明妍想想也是覺得自己肩負的責任很是重大呢!

時間就這麽慢慢的走著,很快走過了暑熱迎來了寒冬,轉眼又是一年裏最美的春天。

在這段時間裏,古明妍借口自己換牙丟人,到了夏天嫌熱,冬天又怕冷,等等這一系列的借口,上學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總是纏磨的家裏人給她請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