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4/4頁)

“興許是可憐我遭人誆騙,差點成為笑話。”鄭令佳斂神,眼眸低垂:“姜將軍心地善良,所以才說出那些話寬慰我。”

令窈問:“他說什麽了?”

鄭令佳搖搖頭:“他也沒說什麽,只是讓我莫要再為竇家五郎難過。”她起身將拔步床暗格裏的書信拿給令窈看:“這幾日他不在臨安,寫了信托人帶給我。”

令窈打開一看。

字跡潦草,有好幾個錯字,用詞簡單,毫無文采,一看就知書信主人肚裏筆墨不多。

好在信中之意,誠懇樸實,雖顯笨拙,但不失可愛。

令窈嗤嗤笑:“真是個俗人,大老遠地傳信來,就只為告訴你一聲,他今天吃得很開心,問你吃什麽了。”

鄭令佳臉頰暈紅。

令窈問:“阿姊給他回信了嗎?”

鄭令佳搖頭。

“為何不回?”

鄭令佳不說話。

令窈想到之前鄭令佳與竇五郎互通書信的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阿姊心有余悸,情理之中。

“不回就不回吧,他算不得什麽人物,阿姊一切隨心,怎麽高興怎麽來。”

結果鄭令佳沒回信,寫信的人上門要回信了。

要信的態度與眾不同,將他在書信中所寫過的美食悉數捧至鄭府,請鄭令佳品嘗。

屋裏鄭令佳同令窈吃著各色美味。

婢子進屋回話:“姜將軍說,明日他再來,勞煩姑娘辛苦一趟,寫信告訴他,今日這些點心裏,哪樣最好吃。”

令窈笑道:“這個姜槐序,他們姜家雇廚娘,何必過問我阿姊的意見,東西是做給他吃的,他自己喜歡不就好了嗎,巴巴地跑過來請阿姊幫忙,嘖。”

鄭令佳臉紅得都能滴出血。

半晌。

她將屋裏婢子屏退,同令窈說悄悄話:“卿卿,我告訴你一件事,你莫要笑話我。”

“什麽事?”

鄭令佳難為情,捂住臉:“卿卿,還記得我在青峰寺的事嗎?”

“記得。”

“我好像認錯恩人了。”

令窈這才知道,原來竇家五郎與鄭令佳的情緣,並非上天注定,而是那日竇五郎瞧見姜槐序救人,見色起意,故意冒認鄭令佳的感激。

“姜槐序為何不站出來?”

“他不知道那日救的是我。”鄭令佳捏住手裏的平安玉符:“直到前幾天,他求了青峰寺的平安玉符贈我,我與他聊起我曾險些跌下山的事,他一時感慨,無意說起當日救人的事,各處細節全都對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

“他知道他是你的恩人嗎?”

“我沒有告訴他。”

“為何不告訴他?”

鄭令佳抿抿嘴:“我怕。”

令窈不再往下問。

怕是正常的,若是再認錯第二回 ,誰受得住?

秋去冬來,十一月,鄭家再次迎來喜事。

依舊是鄭令佳的婚事。

姜家登門求親。

姜家除一個姜槐序,再無其他人。他幼時家裏窮,年少參軍,功名皆由自己血汗換來。他父母死得早,近親也死得早,就只剩下幾門八竿子打不著永遠都不會再見面的遠門親戚。

令窈躲在屏風後,看姜槐序錚錚鐵骨男兒,立在大老爺面前央求他將女兒嫁他。

他說,他姜家,無論在外在內,永遠都只有一個主母。

他不需要子嗣傳承家業,家中絕不會納妾,若是鄭令佳不想生養,從外面隨便抱一個當做他姜家兒孫也無所謂。

姜家所有的家底都擺上來,事無巨細,請鄭大老爺一一看過。

鄭大老爺原以為姜槐序草莽出身,即便有戰功在身,家底也不會太殷實,沒想到姜槐序積蓄豐厚,各處田莊鋪子置辦齊全,鄭令佳嫁過去,即便坐吃山空,也能吃到終老。

鄭大老爺請鄭令佳出來,悄聲問她:“願意嫁他嗎?”

鄭令佳羞紅臉,聲音雖輕,語氣堅定:“但憑父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