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4頁)

皇後正色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操持一份家業,管束宣氏一族幾百口,何其辛苦。讓有才幹的叔父殫精竭慮,費盡心血,然後父親坐享其成,這豈是仁義所為。”

少商無話可說了,“那……也行。那後來呢,宣太公過世了,娘娘的叔父待你們好嗎?”

皇後看到女孩關懷的目光,笑道:“你別老把人往壞處想,不論父親身前身後,叔父待我們都是一般的好。實則父親過世後,他還想將家產讓回給阿弟呢,還是阿母嚴詞婉拒,說不能墮了父親的名聲。”

“嗯,那樣大一筆家產說讓就讓了,宣太公的名聲自是好的不行。”對這種行為,少商也不知道該敬佩還是嘲諷。

“可天下終究是亂起來了。那些自稱英雄好漢的路過了,動輒勒索錢糧人丁。叔父左支右拙,僅能守成。舅父心疼阿母,就遣人將我們接過去了。”皇後幽幽嘆道。

少商道:“是呀是呀,聽說那時還有索要人家美貌女兒的,說什麽結秦晉之好,將來給鄉老做靠山,呸,他們也配,真是可惡極了!阿父說,他聚集鄉勇練兵的最初因由,也只是為了保護鄉裏不受侵害。”其實蕭主任那位當三老的爹當年也是這樣做的,可惜遇上歹毒的賊人,弄的身死家敗,還好有個厲害的女兒重振家業。

皇後看女孩一臉自豪的趴在床沿,一雙大眼亮晶晶的,便笑道:“程校尉端是條好漢,英雄了得。”

“哪裏哪裏,區區小事,不足掛齒!”少商傻笑著謙虛了幾句,追問道,“去了乾安王府之後呢,乾安王待娘娘一家好嗎?王府裏的其他人呢?”

皇後沉默片刻,滿目清悵:“這幾年,看著諸位皇子公主,我總想起以前的日子。舅父雖將我們護在羽翼下,可究竟是寄人籬下。然而我們一家三口彼此體貼,過的融洽滿足,無有不足。骨肉至親之間,有時連話都無需說,只要母親責備的看我們一眼,我和阿弟就羞愧的無地自容,自省過錯。”

少商似有所悟。

“……我記得,有一年,阿母大費周章托人從家鄉弄來些野菜肉脯——那是阿父在世時家裏常做的。我和阿弟歡喜極了,分做好幾頓才舍得吃完。阿弟還偷藏了一小塊在枕頭下,想日後拿出來孝敬阿母。誰知後來黴壞了,不能吃了,他還哭了許久。無論鄉裏還是王府裏,無論阿母能不能為我們姐弟謀得什麽,我們都一樣的敬愛她,心疼她。”

“可你看看五公主,金羹銀蒓猶自不足。還有長公主,可比她妹妹聰明多了,在我面前恭謹守禮,可每每‘孝敬’過後,總有幾樁提請。還有皇子們,生於宮闈長於權勢,稍稍長大些,就都有自己的心思了……”

“有時候,我都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在孝敬我,還是在孝敬我手中的權勢,我的位置。”

少商靜靜看著皇後——難怪皇後總這樣不開心,在她內心深處,追求的是一種純粹的情感,像她父母一樣純粹的夫妻之情,像他們母子一樣純粹的親子關系。不論富貴貧賤,權勢榮辱,始終幹凈無瑕。

想起往事,皇後目中隱隱泛起水光,少商輕輕遞去一塊雪白的絹帕,輕聲道:“即便在王府中有些不如意,娘娘也從未抱怨過。”

“為何要抱怨,又不是王府刻意虧待我們。舅父姬妾眾多,舅母忙著周旋還來不及,她也是盡力了。”皇後接過絹帕,輕拭眼角。

“一路走來,我遇到的都是好人。阿父阿母是好人,叔父叔母是好人,舅父舅母也是好人,……陛下和越妃,更是好人。想想留在家鄉的幾位堂妹,再想想王府裏的外姊妹們,不是四散分離,不知死活,就是所嫁非人,倉皇度日。如今只剩下文修君一人,還得以時常相見。烽火連天的年月裏,能活命且不容易,我,我已是命最好的了……”

少商幫皇後捋捋鬢發,輕輕抽出她背後的隱囊,服侍她緩緩躺平,低聲道:“娘娘,你別說了,過去的事越想越傷懷的。我以後我不會再說不懂事的話了……您歇歇吧。”

正因為皇後遇到的都是好人,幾十年來猶如置身溫軟的海綿中,是以從無機會養成尖利刻薄的性情,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不,你說的話,其實我自己也想過。”皇後側過身子,躺著看向少商,“我艷羨過越妃的性情。她總能旁若無人,自得其樂。前些年她和汝陽老王妃鬧的更兇,可不論當面說過多難聽的話,轉個身,她就能若無其事的說笑,把老王妃氣個半死,看的我好生解氣。”

“可我不成。我若和人撕破了臉皮,我就再難跟ta共處一室了。我若厭恨了一個人,我是一輩子都不願再見ta了。可是,我往往又下不了那樣決絕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