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2/3頁)

“誰說不是,現在他們就只能指望著你了。”葉媽說。

她抱著孩子喂奶,奶瓶裏裝著的新沖的進口奶粉,雖然並不合兩個寶寶的口味,但餓得很了,餓了兩頓,聲嘶力竭地哭夠了他們也勉強地喝起了奶粉。

葉青水目光落在兒子身上,鼻頭一酸。

謝庭玉如約地把兒子們的奶粉帶了回來,但他卻躺在床上沒辦法再睜開眼看看他們了。

葉青水看見老人家頭發幾乎全白了,精神狀態很糟糕,阿娘還不到四十,頭發也夾著雪花。葉青水的心一陣絞痛,端起了飯碗大口地吃了起來。

“我沒事,奶奶說得對,我好好吃飯。”

她把一雙兒子接了過來,接過奶瓶,開始給兒子喂食。

不太愛哭的辰辰眼眶含著淚珠,淚珠盈於睫毛,要掉不掉。他直直地注視著葉青水,眼睛明凈純澈,像雨洗後的黑葡萄。

葉青水的心驀地一軟,像是被什麽東西用力地撞了一下,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這是他們來之不易的孩子,曾經失去過一次,她應該好好珍惜才對。

她親了一口辰辰、又親了一口光光,“對不起,是媽媽不對。”

“媽媽以後要好好愛護你們。”

兩個大胖小子終於笑了出聲,乖巧地含著手指。

葉媽扶著奶奶,相顧嘆了一口氣,離開了病房。

葉青水看著床上眉清目秀的男人,握著他包著紗布的手,輕聲地說:“玉哥,我不怕。”

“我還活著,你能躺一輩子,我就能守你一輩子。”

就像上輩子,你守了我一輩子一樣。

但,你要快點醒過來,不要讓我等太久……

葉青水回到學校以後,全年級的人都知道她是謝庭玉的妻子了。沒有人嫉妒,羨慕,反而迎接她的是惋惜、可憐的目光。

她為了照顧謝庭玉,在學校這邊請了長長的假。但學業仍舊是要繼續,學校這邊催了許多次,葉青水這一次沒有選擇辦理休學手續,而是一邊念書、一邊照顧丈夫。

謝庭玉傷到的是腦袋,很有可能會變成植物人,一輩子躺在床上。

雖然謝家也不缺他一口飯吃,但葉青水已經計劃到了幾十年之後,為了撫養兩個孩子、承擔謝庭玉的醫藥費,她必須要完成學業、多掙錢。

葉青水走進了學校的實驗室,她日以繼夜地研究起制冷器。

華國的冰箱制造業起碼落後別的國家五十年,但是在改革開放、鼓勵進出口貿易的推動下,八十年代之後,人民錢袋子漸漸豐厚,華國的冰箱產業迅猛發展。

八十年代早期,冰箱業以進口為主。國內冰箱產業一片荒蕪、蕭條,葉青水做好了計劃書,叫上了潘麗娟、余詩、任盈盈三個人一起參與研發。

葉青水對大家說:“我要做一款冰箱,比市面上賣得要好,更省電、能夠達到兩天消耗一度電,除此之外還要考慮保鮮效果,能夠減緩果蔬中VC的減少消耗。”

水分和維生素C是衡量蔬菜水果是否新鮮的重要指標之一,上個學期曾經學過。但三個女孩子聽了葉青水的話,跟聽天書似的,兩眼發黑。

別說做冰箱了,她們甚至連冰箱長啥樣都沒見識過!

余詩差點想摸摸葉青水的額頭,是不是謝學長出了車禍,她受到的刺激太大了。

她們只是大一的新生,能研究冰箱嗎?這無異於讓剛學會走路的嬰兒去跑馬拉松。

葉青水輕描淡寫地說:“相信自己,只要敢想,困難不存在的。你們不行,還有我呢。”

她列了一串長長的參考書目給幾個人看,看著這些詳細周到的計劃,潘麗娟忽然說:“青水,你就是這樣子做出了那個電場找水儀嗎?”

葉青水點頭。

“好,這個冰箱我做了。”潘麗娟握著拳頭說。

天知道她哪裏來的勇氣,這個家裏窮得連冰棍都很少吃的鄉村女孩,竟然打起了冰箱的主意。

葉青水四人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跟學校申請了專門的實驗室。葉青水自己掏腰包,兌了兩千塊的外匯券,買了一台進口的冰箱。

“原來這就是冰箱。跟櫃子似的,冷颼颼的,別說這個名字還怪形象的。”潘麗娟摸著昂貴的“大家夥”說。

“兩千塊的冰箱,現在的人還真用不起。”余詩喃喃地道。

但是葉青水二話不說就托人買了一台,可見她是自己有錢,並不需要靠夫家。曾幾何時,那個曾經在校門口靠擺地攤賣香腸的女孩,現在已經變成隨手就能買冰箱的人。

魏靜還在嘲笑葉青水擺地攤的時候,“辰光”香腸已經辦起了廠子、擁有門店鋪面。

“輕點碰,碰壞了怎麽辦?”潘麗娟說。

葉青水大手一攤,“沒關系,今天把它拆了,讓你們看看它裏頭的構造。”

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