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洪熙(第3/3頁)

可是一看詔書內容,太子朱瞻基的面上平靜,心中卻起了駭然大波:

三十五條,其中就有十四條完全和皇爺爺太宗皇帝的積極進取的治國理念背道而馳:

表面上看,是停止下西洋寶船、雲南取寶石、交趾采金珠、撒馬爾罕取馬匹等等是,是為了減少皇室享樂開支。

實際上是鄭和下西洋是了大明開拓官營海外貿易、雲南不是寶石,交趾不為采金珠,都是為了擴寬西南疆土,防止交趾再次割裂出去,去撒馬爾罕也不是為了馬匹,是為了西北邊疆安全,以攻為守。

而現在,洪熙帝要放棄大明海外貿易、放棄叛亂不斷的交趾、同時不再發動軍隊出征,國防策略從攻擊改為防守了!

太子朱瞻基久久不得平靜,他自幼跟隨太宗皇帝北伐,耳提面命的得到皇爺爺的指點,深受太宗皇帝的影響,無論下西洋、征交趾、親征漠北,還是遷都,以及開辟大運河,朱瞻基是認同這些做法的。

他覺得太宗皇帝的功績足以成為千古明君,並以此為偶像,希望將來成為皇爺爺這樣的蓋世雄主。

萬萬沒有想到,父親一登基,立馬就將太宗皇帝的治國策略全部毀掉了。

朱瞻基熱血沸騰,恨不得將詔書撕毀。

這時,洪熙帝身邊的太監來請,說有事和太子商議。

乾清宮,洪熙帝問太子:“你對朕的登極詔書三十五條有何意見?你我父子,暢所欲言便是,你在太宗皇帝膝下長大,深諳治國之術,你的意見對朕很重要。”

來時朱瞻基還熱血沸騰,有一肚子話要說,反駁三十五條,這時看著龍椅上的父親,耳邊響起母親張皇後的叮囑:“以後……立場一定要和太子保持一致,他是你父親。”

朱瞻基心想,父親是怎麽熬過二十一年的?就是不管遇到什麽問題,不管心裏如何反感,遭遇何種磨難和為難,立場都和太宗皇帝保持一致,從來不忤逆太宗皇帝,由此,才得以戰勝了漢王和趙王兩個戰功累累的親弟弟,和皇帝的猜忌,最終順利登基。

我現在要做的,就是學習父親,走他走的路,父親是摸石頭過河,我按照他的足跡走一遍即可。

所以,朱瞻基將一肚子反對的話吞進去,說道:“兒臣覺得三十五條皆是愛民務實,休養生息的治國策略,皇上聖明。”

“很好。”洪熙帝點點頭,“既然如此,太子就替朕跑一趟,要鄭和太監去守備南京吧,他如今年紀也大了,受不住海上風浪,北京氣候幹燥寒冷,他也不適應這裏,就讓他回南京頤養天年。”

鄭和太監是二十四監之首掌印太監,如今一天朝天子一朝臣,鄭和太監才華再高,洪熙帝萬不敢再留太宗皇帝的忠臣在宮中,正好找個借口打發鄭和。

這種得罪的人的事情,交給太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