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

朱瞻基不能違抗皇命,去“送”鄭和太監去南京。

鄭和在永樂二十年返航,原本計劃在今年秋冬第七次下西洋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就等季風和洋流轉過來,可是太宗皇帝死在夏天,八月辦完喪事,鄭和太監正要去南下去瀏家港集結船隊,下西洋的消息沒等到,新帝登基詔書三十五條一下來,鄭和就知道了大明航海要完了。

沒有人比太子朱瞻基更明白鄭和下西洋絕對不是一場好大喜功宣揚國威之舉,鄭和船隊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壟斷的、專攻海外貿易的托拉斯國有企業。

打著外交的幌子,以舉國之力在海外做生意,所賺的銀子都用來填補帝國交趾和北征的戰爭虧空,還要暗中購買海外新式火器,送到火藥廠裏進行拆解山寨仿制,這也是火器在大明軍隊推行的巔峰時刻。

下西洋是大明對海外世界打開的一扇窗戶。

但是高祖皇帝命令海禁,這些交易都在暗裏進行,明面上是搞外交和以物換物的朝貢貿易,是燒錢的。

其實則不然,某年天災加北伐,朝廷發不出工資,太倉庫空虛,都是鄭和太監從海外運來的胡椒來當做俸祿發放出去的。

胡椒是昂貴的調料,用來燉肉,可是不能當飯吃,官員拿到外頭變賣成現銀,因到處都是賣胡椒的官員,胡椒價格猛跌,賣不了幾個錢,官員紛紛抱怨鄭和太監。

其實要是沒有鄭和太監,連胡椒都發不出來。但朝政吃緊,都要有個人背鍋啊,總不能罵皇上親征花錢如流水吧,所以罵太監。

文官集團和漸漸崛起的宦官本就是皇權用來搞政治平衡的,胡椒抵工資,不用管真相如何,罵太監就對了。

太宗皇帝在時,沒有人敢當面罵鄭和太監。

現在新帝登基,直接禁止航海,鄭和太監去守備南京,表面上是平級調遣,實際是貶斥。

鄭和太監倒台,文官集團彈冠相慶,都說這三十五條立的好。

沒等太子去請,鄭和太監已經準備出宮了,太子妃阿雷去送他。

鄭和太監表面上雲淡風輕,一副看得開的樣子,“守備南京,是我所願,就這樣結束也不錯,我對大明無愧於心。只是,太子妃,奴婢六年前送給您的船票,已經失效,不能兌現諾言了。”

阿雷強忍住眼淚,那何止是一張船票?那是她的夢想,她以為以後有的是機會,然而並不是這樣的,機會不會永遠的等著她。

青春年少的時候,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來啊,愛情啊,反正有大把欲望。

在父母的庇護下,她想要什麽就有什麽,想要先享受愛情,就把夢想先擱置在一旁,排排坐,分果果,總會輪到的,不用著急。

現實告訴她,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她吃了魚,熊掌不會留在留在原處等她,轉瞬即逝,她想要也得不到了。

阿雷曉得,如今鄭和太監的失意,遠超過她夢想的破滅,這個時候鄭和太監還反過來向她道歉,是真的把她曾經的話記在心裏,並沒有當做兒戲。

阿雷扯出一抹笑容,“朝廷風向如此,鄭和太監莫要氣餒,將來……來日方長。”

阿雷本想說太子是支持下西洋的,但是如今的皇宮易主,風向變了,太子的立場必須和洪熙帝保持一致,不能被人抓住父子不和的把柄,隔墻有耳,這種話不能說出口。

鄭和太監心如明鏡,無論朱瞻基和阿雷,都是他看著長大的,朱瞻基少年意氣,治國理念和太宗皇帝一脈相承,當年洪熙帝監國累成狗,也沒見他說一個不字,或者口出怨言,真是比烏龜還能忍,太子現在和洪熙帝意見相左,除了走洪熙帝的老路——忍,沒有辦法。

他還能去南京當守備太監,一個嫡長子若坐不穩太子之位,就無路可走了。

“奴婢知道,奴婢什麽都明白。”鄭和太監說道:“奴婢已經將航海志交於兵部保管。從海圖、船只設計、食水配備等等,因有盡有,將來朝廷若有需要,奴婢六次航海經驗能幫上忙。大明人才濟濟,沒有鄭和,也會其他人。”

火種已經留下來了。

說到這裏,朱瞻基來了,看到阿雷惜別鄭和太監,頓時有種危機感,六年前,如果沒有那一吻定情,阿雷早就隨鄭和太監下西洋了,她不會是太子妃。

鄭和太監一見朱瞻基,就知是時候離開了,縱有不舍,強留無用,不如體面告別。

鄭和離宮,洪熙帝自有賞賜,鄭和朝著乾清宮的方向磕頭謝恩,轉身離去,臨行前,鄭和叮囑朱瞻基和阿雷夫妻,“如今局勢,你們夫妻當齊心協力,莫要被他人挑撥,這宮裏頭,唯有你們互相守望,可以托付信任。”

從洪熙帝一上台就力挽狂瀾,轉變治國策略的情況來看,深受太宗皇帝影響的朱瞻基一定被其忌憚,難道朱瞻基隱忍不說,洪熙帝就不知道長子是怎麽想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