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甲方爸爸

阿雷點頭之後,永樂帝立刻從和藹可親的長者切換到甲方爸爸的醜惡嘴臉,要求甚是苛刻,離五彩斑斕的黑差不多了。

“船不能小了,要這麽大。”永樂帝指著書案,“要雕龍刻鳳,有皇家氣象,又不能俗氣了……”

阿雷走筆如飛,記錄永樂帝的要求,漸漸有些寫不去,從點頭到放棄,不過一盞茶的時間。

“皇上,現在退出來得及嗎?民女做不到啊。”

永樂帝見把小姑娘嚇到放棄,曉得自己有些過了,“你把家裏的小作坊搬到宮裏來,宮裏幾個會修鐘表的西洋傳教士、內務府的木匠鐵匠等等皆是你的幫手,你不是一個人。”

阿雷松了一口氣,她也想借此機會挑戰一下自己,繼續動筆記錄,“皇上,您說船頭彈出兩個小人,要雕成什麽樣子?有畫像模板嗎?”

永樂帝一怔,“這個啊……”

永樂帝看著落落大方、自信從容的阿雷,恍惚看到一個人的影子,同樣的系出名門、公爵嫡長女、同樣的天不怕地不怕,連年紀也是差不多的。

永樂帝嘆道:“朕十六歲就大婚了,仁孝皇後才十四歲。仁孝皇後十八歲時就和朕生了四個孩子,朕記得很清楚,她在大年三十除夕夜生下了第四個孩子漢王,產後虛弱,又恰逢父皇要朕去燕地就藩,從京城到燕地北京,千裏迢迢。”

“前頭走水路還好,只是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年久失修,只得頻頻上岸走陸路,馬車顛簸,天氣又冷,產婦孩子要保暖,又擔心被炭盆煙火氣熏著,唉,皇後一路受了不少罪,她原本是懷孕都敢策馬飛奔的強悍婦人,之後到了京城休養一年有余才好些。”

“在船上的時候,朕心疼皇後,誇下海口,說寫奏本給父皇,建議重新疏通京杭大運河,倘若打通了河道,從南到北,兩岸百姓都受益無窮,也方便運糧食貨物運到燕地,平抑北方居高不下的糧價。”

提到往事,甲方爸爸的深情都不一樣了,眼神溫柔得嚇人,“皇後和朕約定,將來疏通了大運河,我們就坐船南下,舒舒服服的遊玩,不用在陸地顛簸。一起白頭,看大運河兩岸無限風光。”

“我們還擊掌為誓了。”永樂帝雙手一拍,“就像這樣,掌心對掌心的發誓。現在運河已經疏通,糧食,木材晝夜不斷的運往京城建立新都城,運河兩岸重新煥發生機,靠水吃水,人民富足,可是……”

永樂帝目光一黯,“朕的皇後向來言而有信,唯有這件事她失信了,違背了和朕的誓言。”

沒想到帝王居然也有脆弱傷神的時候,阿雷說道:“這又不是仁孝皇後想失約的,這不……沒辦法嘛。”

“皇上的意思是船頭兩個準點出現的小木頭人代表皇上和仁孝皇後,借此鐘表寄托哀思,現實沒有實現的諾言,在這艘船鐘可以實現。”阿雷連忙轉移話題,“民女將木頭小人做的與年輕時的帝後有三分像,如何?”

阿雷說中了永樂帝的小心思。

永樂帝帶著阿雷去了一個小書房,裏頭掛著一幅仁孝皇後年輕時的小相,梳著少女的發式,應是未嫁之前。

“朕與皇後打小就相識,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十四為朕婦,羞顏未長開。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那一年我們就當上父母,本以為此生能白頭到老,朕卻沒能見她白頭,一個人老去。”

永樂帝命人擺書案筆墨,“你照著這幅畫像描下來。”

阿雷應下,仔細臨摹此圖,到了黃昏時才完成。

永樂帝看過,滿意點頭,“朕沒有少年時的小相,不過漢王世子和朕年輕是很像,你照著他的模子描畫。”

朱瞻壑正忙著幫朱瞻基訓練幼軍,這些幼軍不是軍籍,一點武術底子都沒有,連刀都不曉得怎麽拿,居然把刀刃對著自己。

甚至有人在列陣的時候蠢到左右都分不清楚,走路同手同腳,說他們是烏合之眾,簡直侮辱了烏鴉。

一個月下來,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雁翔陣都不成功,零零散散的,不是大雁,更像是一只草雞,變陣的時候,你踢我的屁股,我踩你的鞋子,場面混亂如粥。

“莫挨老子!”

“孩子!拿郭看倒了窩滴孩子!”

“剛才踢我屁股的是你小子?過來打一架!”

“儂就是擰不清的鵝頭!”

幼軍來自五湖四海的無產者,只是為了吃口飽飯來參軍的,國人骨子裏的鄉土情結,若不是活不去了,很少有人願意去異鄉謀生。

什麽口音方言都有,溝通困難,靠著肢體語言表達,經常引起誤會而發生群體性鬥毆,為此,朱瞻基掏出私房錢給他們一人發一本糾正發音的《洪武正韻》,以消除難懂的方言口音,但是朱瞻基很快發現一點用都沒有,這些書基本用來墊桌角、床腳,甚至用來卷煙葉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