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明朝衡水中學(第2/3頁)

漢王興奮得打小報告的手都開始顫抖了:

“太子勞民傷財,隨意出宮。”

“太子借著詩會文會結黨營私。”

“太子任人唯親,隨意賜給官職。”

……

如此等等,小報告如雪片般飛到北方,永樂帝看了,寫信大罵太子荒唐,私生活混亂,不知檢點,不知愛惜身體,沉迷美色雲雲。

看到永樂帝指責自己的私生活,太子反而放下心來。比起上次畫重點,心平和氣的要他“雖有小過勿需折辱,亦不可偏聽以為好惡”,令他毛骨悚然,壓力大增,這種酣暢淋漓的大罵反而讓他覺得安全。

太子明知故犯,當晚摟著兩個美人共赴羅賬——本想宣郭良娣侍寢的,被郭氏拒絕了,說這個癸水沒來,八成有孕。

太子身體不好,但是生育能力驚人,漢王和趙王兩個弟弟的孩子們加在一起只能和東宮打成平手。

東宮即將迎來新生命,太子心情漸漸好轉,私生活不檢點,頂多被罵父皇幾句,但不會讓父皇懷疑他染指皇權,兩害取其輕,罵就罵吧,挨罵又不會少塊肉。

後宮有彤史女官,東宮也有女官記錄妃嬪的經期和太子的性生活,以保證皇室血統的純凈。

太子妃看著東宮記錄密密麻麻的小本本,女醫前來復命,“微臣剛才給郭良娣把脈,是喜脈,只是月份尚淺,不是很明顯。”

太子妃大喜,簡直比自己懷孕還高興——郭氏侍寢沒幾天就懷上了,這說明太子除了雙足病變,不良於行,但身體其他功能還是不錯的嘛。

太子妃去了張貴妃的延禧宮打招呼,張貴妃是後宮之主,不過她一個庶母,管不到太子房裏去,但東宮要添丁,張貴妃不能是最後一個知道的人。

張貴妃聽了,說道:“這是好事,只是郭良娣月份尚淺,不易聲張,等過了四個月,胎兒穩當了,皇上必有賞賜。”

太子妃應下了。張貴妃和太子妃一直都這樣不鹹不淡,有事說事,無事各自過各自的日子,張貴妃的兄長英國公張輔是漢王派系的大人物,曾經上書“廢太子”,但是太子妃曾經出手為張貴妃解圍,壓住兩個小姑子永成公主和安成公主。

兩人要避嫌,不能走近。

一旁胡善圍聽到東宮喜事,知道太子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並身體力行。

此時漢王這個熊孩子一定高興得不得了,寫小報告寫到手軟吧。

其實到最後,每一個小報告都是一支插在漢王自己身上的箭。

胡善圍有些同情對此毫不知情的漢王了。

永樂帝親征,不在家,後宮至少少了一半事情,此時天色還早,胡善圍已經無所事事了,張貴妃很

是體貼,說道:“若無其他事情,胡尚宮就提前回家吧。”

張貴妃和以前的端敬貴妃郭氏一樣,在胡善圍的調教之下,都從青銅變成了王者,且都封了貴妃,形同副後。

張貴妃以前還從胡善圍話裏挑刺,找不痛快,好方便立威。現在兩人配合默契,張貴妃對胡善圍的態度為之一變,曉得她掛念妹妹阿雷,經常要她早退,回家陪妹妹。

不過胡善圍很自覺,她曉得女官能夠住在宮外,就已經是例外了,她不能得隴望蜀,要求太多。

胡善圍說道:“微臣在宮裏走一走,巡一巡,等黃昏再離宮不遲。”

永樂帝親征去了,宮裏要穩當,胡善圍會不定期的在各處抽查,以免生事。

胡善圍走後,張貴妃書寫密折,告知永樂帝東宮郭良娣有孕,皇室要添孫的消息。

寫到一半,張貴妃心神不寧,擱筆,低頭看著自己平坦的小腹,輕輕一嘆。

同樣是出身京城勛貴豪門,同樣是後宮舉重若輕的嬪妃,郭良娣比自己還大好幾歲,太子依然對她恩寵有佳,現在還有了身孕,地位就更鞏固了。

我娘家英國公是公爵,爵位比郭良娣的娘家還高一等,我親哥哥是大權在握的英國公,郭良娣還在為弟弟郭玹爭取武定侯的爵位。

論出身,我樣樣都比郭良娣強,可是我……我什麽時候能夠有自己的孩子呢?哪怕生一個公主也是好的。

皇上並不好女色,北上親征,一個女人都沒有帶。

我為皇上守好後宮,等皇上親征得勝回來,念及我的功勞,會不會給我一個孩子?

張貴妃摸著小腹,頓生期待,目光都溫柔起來了。

且說胡善圍在宮廷走走停停,即是抽查巡視,身邊沒有帶侍從,只穿著普通女官服飾。

皇上親征快半年了,臨走前封張淑妃為貴妃,張貴妃為報皇恩,越發努力能幹,甭管前朝第一機要秘書解縉被貶、太子被訓,空氣有多緊張,張貴妃料理的宮廷是風平浪靜,無人搞事情。

胡善圍看了荷包裏的西洋懷表——也是鄭和下西洋帶回來的玩意兒,鄭和準備三下西洋,走更遠的路,阿雷成了鄭和的小跟班,幫忙整理抄錄航海日志和海圖,鄭和給了阿雷很多西洋的好東西,在大明很值錢,阿雷手裏的財富比胡善圍的俸祿多,一副小小年紀就出來打工,賺錢養家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