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憑本事犯的蠢(第3/4頁)

她將缺點“罄竹難書”的郭氏回爐再造,以孝慈皇後為範本,像一個匠人,一刀一斧的重塑郭氏,難得郭氏也十分配合,無論她的話說的多麽難聽,都不曾和她翻臉,做錯了立刻改正,再錯再改,兩人勁往一處使,目標幾乎唾手可得。

九年付出,功虧一簣。

“不!”

胡善圍不敢相信,她伸手摸向棺材裏的郭貴妃,“這不是真的,娘娘快醒來!不要再睡了!沒有魯荒王,娘娘還有孫子,還有過兒,娘娘的血脈並沒有斷絕,娘娘馬上就封後了,這是娘娘多年的夙願,貴妃再貴,那也是妾啊!你不是一直對我說,想要當正妻嗎?你醒來!你快醒醒!”

胡善圍近乎崩潰,到最後都忘記了“娘娘”的尊稱,開始直呼“你我”了,紀綱將她強行從棺材上拉開,蓋上棺蓋。

“貴妃有遺言留給你,說很抱歉,她辜負了你的期望,她知道你想把調教成第二個孝慈皇後,她也努力過了,可是她沒有辦法接受用兒子生命換來的皇後之位,對不起。”

毛驤說道:“郭貴妃不能和太子一天死亡,否則外頭會傳得滿城風雨,郭家和東宮恐怕會不和,所以郭貴妃暫時秘不發喪,停靈在孝陵裏,對外只稱因魯荒王之死而悲傷過度重病,無法參與太子葬禮,這件事胡司言一定要保密,皇上饒了你這一次,可不會再有下一次了。皇上命你立刻回宮,坐鎮鐘粹宮,和以前一樣行上傳下達之事。否則……以抗旨論罪。”

洪武帝又要殺她全家。

郭貴妃既然還“活著”,而且重病,她最信任的女官胡善圍一定要陪在身邊,代為理事,唱完這出“空城計”。

胡善圍不知道自己是怎麽回的宮,她滿腦子都是這九年來和郭貴妃相處的點點滴滴,現在她明白,九年相處磨合,她懂得郭貴妃,郭貴妃也懂得她,郭貴妃看穿了她的謊言,卻不揭破,還在動手之前,將她支開,以免連累她。

郭貴妃此舉,簡直和以前天壤之別。

胡善圍第一次認識郭貴妃時,郭氏還是郭寧妃,當年孝慈皇後頒布《趙宋賢妃訓誡錄》,要範宮正講解,東西六宮所有嬪妃都要去坤寧宮站立、並且拱聽。

郭寧妃自幼養尊處優,那裏吃過這種苦頭?去了第一日就說累病了,槍打出頭鳥,孝慈皇後立刻命專門管著安排侍寢的彤史女官把她的名字從侍寢從撤掉,“要她好好養病”,郭寧妃吃癟,次日老老實實去聽課。

後來小公主的養母接連去世,郭寧妃又送給胡善圍重禮,希望能夠賄賂胡善圍,要她在孝慈皇後面前“說好話”,以此得到小公主的撫養權……胡善圍禮物照收,禮單也一五一十的給孝慈皇後看了,郭寧妃又鬧了沒臉。

郭寧妃簡直是撞了東墻,又撞西墻,憑著娘家後台硬,沒頭蒼蠅的胡來,然而,無論她做了什麽蠢事,她都光明磊落,不把別人推出去當炮灰,真真是憑本事犯的蠢,一人做事一人當。

她的兒子魯荒王簡直和她一個脾氣。

她明明和胡善圍結了不少怨,她在代掌後宮大權遇到重重阻攔之後,她又能不計前謙,跑去孝陵三顧茅廬,把胡善圍當成寶貝似的請到後宮,並且毫無保留的相信胡善圍,言聽計從。

就這樣匆匆九年過去,郭寧妃經歷了脫胎換骨的改變,成了現在的郭貴妃。她變得聰明、會辦事、可以承擔一國之母的責任,她懂得用計謀了,在和太子同歸於盡時,還會用小手段把胡善圍從災難裏撈出來,用孝陵做庇護。

現在,胡善圍還是胡司言,而郭貴妃成了棺材裏一具冰冷的屍體,藏在孝陵地宮孝慈皇後棺槨的旁邊。

一個月後,郭貴妃才薨,繼懿文太子後,宮中又要舉辦葬禮。

洪武帝擬定謚號為“端敬”,繼廢為庶人的胡貴妃、成穆貴妃孫氏、慧賢貴妃李氏之後,端敬貴妃郭氏成為了第四個死去的大明貴妃。

洪武帝命禮部效仿當年備受尊敬的成穆貴妃孫氏的葬禮來風光大葬端敬貴妃郭氏。

不僅如此,洪武帝還下了詔書,下令所有就藩的藩王們全部回京,而且必須連著王妃孩子們全家都來參加端敬貴妃郭氏的葬禮。

朝野震驚,議論紛紛,以為懿文太子死了,洪武帝要從成年就藩的藩王們中間選一個親王立為國儲,所以借著端敬貴妃郭氏的葬禮,召集藩王回京,以備挑選。

皇上六十二歲了,必須早立國本,定下新的太子,否則會引起國家動蕩不安。於是乎,所有藩王們都拖家帶口、日夜兼程趕到京城,生怕來晚了,扣上不孝的帽子,失去登頂儲位的可能。

一個月之內,所有藩王們到齊了,按照新喪制,諸子要為庶母守一年齊衰孝期。郭貴妃不同於以外的三個貴妃,郭氏出身名門,如果活的長一些,就當了大明皇後,郭家有兩個國公,一個侯爵,一個駙馬,一個王妃,妥妥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