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憑本事犯的蠢(第2/4頁)

言罷,郭貴妃將鴆酒一飲而盡。

郭貴妃走的很快,四肢抽搐,呼吸急促,洪武帝閉上眼睛,聽到郭貴妃的動靜完全消失時,才睜開眼睛。

他看見郭貴妃雙目圓睜,面帶笑容的死去。

這時外頭太監跑了進來,“皇上,太子……歿了!”

郭貴妃和太子幾乎同時去世。

洪武帝頹然癱坐郭貴妃屍身旁邊,一瞬間,什麽大局,謀略,制衡等等全部消失了,他只是一個失去了兩個親人的男人。

為什麽會這樣?我機關算盡,自覺將一切安排到最好,將損失降到最低,可是現實偏偏不向他安排的方向發展,而是走向了他都沒有預料到的最壞的結果。

洪武帝正思忖時,一個少年的哭聲將他拉回了現實:

“皇爺爺!父親去了!我該怎麽辦啊皇爺爺!”

是皇長孫朱允炆。洪武帝將他沒有送出的手帕蓋住了貴貴妃的遺容上,緩緩走出了房間,外頭已經哭聲一片,以太子妃呂氏的聲音最為淒涼。

“太子……死於疾病,你們可明白?”

病榻上,太子七竅流血,面部疼到變形扭曲,一雙散開的瞳孔呈紅色,猶如走火入魔,被褥糊滿了失禁的大小便和血跡,怎麽可能死於疾病?

太醫院院判大人見過更可怕的死相——比如達定妃生的兩個兒子在孝陵結伴跳樓,腦殼都砸碎了,還是太醫們用碎骨拼起來縫合的。

故,院判大人第一個反應,“確實,太子死於積勞成疾。”

身為帝王,要顧全大局,一切以大明江山穩定為重,至於真相……真相並不重要。

眾人皆道:“臣尊旨。”太子朱標死於積勞成疾,這就是真相,誰敢說中毒,就是抗旨,要殺頭的。

皇長孫朱允炆看著父親的慘狀,正要說些什麽,被母親太子妃呂氏一把捂住了嘴巴。

洪武帝說道:“你們都退下,準備太子喪事,太醫和院判大人留下,清理太子的屍身。”

院判大人駕輕就熟,妙手回春,太子雙目圓睜,無法閉合,就用膠粘住眼皮;面目猙獰,就用熱手巾敷面,銀針紮穴位,手指慢慢按摩,讓面目肌肉恢復原位;七竅流血,就用棉花纏在小棍上慢慢擦拭清洗……

半個時辰以後,眾人看見躺在靈床上的太子,就已經是面目安詳,幹凈整潔,就像睡著了一樣。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年僅三十七歲。

洪武帝在三十七歲的時候,正在和漢王陳友諒在鄱陽湖決一死戰,火燒連營,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役,陳友諒敗退草鞋山,拒絕投降,突圍的時候被郭貴妃的二哥郭英一箭射穿了眼睛,穿破頭顱。

次年初春,陳友諒之子開門投降,洪武帝在征服欲的驅使下,奪了陳友諒之妾達氏為後妃,生了兩個兒子。

十五年後,達定妃誘惑郭貴妃之子魯王朱檀吞服丹藥“修仙”,被胡善圍識破,達定妃被洪武帝毒死,兩個兒子攻打孝陵,擄奪魯王朱檀失敗後,牽手跳下城墻摔死。

再過九年,魯王朱檀因丹癮復發,被太子找到了可乘之機,在白礬摻入砒霜毒死,五十天後,郭貴妃在素螃蟹裏下同樣的毒藥,毒死了太子。

太子咽氣的同時,郭貴妃喝下了洪武帝賜的鴆酒,義無反顧的追隨兒子而去。

復仇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死循環,形成一個因果報應的閉環,這個閉環所到之處,無數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碾壓,無論真相多麽殘酷,到最後,還是要被粉飾太平。

次日,太子薨的消息傳到孝陵,朝野震驚,剛剛把親爹送進墓穴的沐春連孝服都不用換了,直接穿著進宮舉哀,按照規矩,在春和門與文武大臣一起哭太子。

洪武帝罷朝一日,服齊衰十二日,京城民間停止嫁娶六十日,大臣們停止嫁娶三十日。

洪武帝定下太子朱標的謚號——懿文,以後均稱為懿文太子。

由於懿文太子三十七歲就去了,根本沒有準備墳墓,洪武帝命禮部將懿文太子就付葬在孝陵的東面,史上從未有過太子附葬皇陵的先例,但是洪武帝堅持如此,禮部也無可奈何,只得照辦。

孝陵的胡善圍聽到這個消息,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郭貴妃出手了!

太子已死,這說明郭貴妃復仇成功,那麽貴妃現在……胡善圍思之極恐,當即決定提前結束休假回

宮。

可是沒等她出孝陵,毛驤就帶錦衣衛封鎖了這裏,他身後跟著一輛馬車,裏頭是一具棺材。

胡善圍意識到了什麽,她猛地沖到馬車裏,徒手推開棺材板,看到了郭貴妃帶笑的遺容。

九年心血,從零開始教郭氏如何當一個合格的皇後,耳提面命,軟硬兼施,有時候當頭棒喝,有時候溫聲細語,她在郭氏身上耗費了九年青春,無數精力,希望郭氏能夠像孝慈皇後那樣治理後宮,穩定朝局,不要再起風波,不要再死那麽多無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