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他還是個孩子啊(第2/3頁)

郭寧妃的擔心不無道理,魯王並不是個有自制力的人。

胡善圍想了想,說道:“娘娘現在只有一個辦法能夠延遲魯王就藩的時間,除此之外,無論娘娘如何苦求皇上,都是沒有用的。”

郭寧妃如獲救命稻草似的抓住胡善圍的手:“什麽法子?本宮拼盡全力也要做到。”

胡善圍說道:“娘娘自請辭去代掌後宮之大權。”

郭寧妃不出聲了,只是抓著胡善圍的手尚未放開,眼神糾結。

胡善圍嘆道:“以皇上的性格,豈是會被娘娘的眼淚打動的丈夫?豈是因擔心魯王犯了老毛病而改變就藩制度的父親?如果娘娘放棄後宮大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在鐘粹宮裏等著抱孫子,或許皇上會因郭家幾十年來的忠誠而多留魯王兩年。”

“娘娘又掌後宮大權,郭家掌禁軍,魯王遲遲不就藩,瓜田李下的,皇上會怎麽想?何況魯王的嶽父大人、信國公湯和掌著大明水師,負責海防,外戚勢力強大,娘娘不放手,皇上不放心。”

魯王此人,親媽管著後宮,大舅是禁軍總司令,嶽父是海軍總司令。以洪武帝多疑的性格,他能容忍魯王繼續待在京城?

宮廷當差六年了,胡善圍一直身處宮廷風波的旋渦核心,承蒙孝慈皇後指點,以及她個人在宮廷鬥爭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她大體了解洪武帝的心思,看得通透,故能一針見血的指出洪武帝的顧慮。

所有人,文武大臣、結發妻子、妃嬪、皇子公主,統統都是洪武帝棋盤的棋子,洪武帝是個高明的棋手,他以人為棋,進攻或放手,為了大局,該“犧牲”的棋子,他不會心慈手軟。

對於洪武帝,不能以丈夫或者父親的身份來揣度他的思想和行為,他首先是個帝王,要維護統治,確保權柄在手,無人能挑戰,哪怕是他的兒子。

胡善圍對著郭寧妃當頭喝棒,把她“打”懵了。

郭寧妃僵在當場,想了很久,最後還是放手,沒有去苦求洪武帝,更沒有自請放棄後宮大權。

胡善圍看著郭寧妃落寞的眼神,不禁有些為之感嘆:

這個被親生父親當做禮物,親手送到洪武帝床上的女人,郭寧妃前半生都在為父兄、為郭家、為兒子,壓抑了自己委屈當妾室,後半生郭寧妃想為自己而活,她太想扶正了,她想成為坤寧宮的新主人,成為國母。

這兩年來,郭寧妃把胡善圍奉為上賓,雖是互相利用的關系,但相處久了,還是有些感情在,起碼郭寧妃能聽勸諫,不是那種一朝得勢就不可一世的人。

胡善圍扶著郭寧妃坐下,勸道:“娘娘,皇後的位置是那麽好坐的?孝慈皇後在位期間,把娘家馬氏家族壓的死死的,馬家連個伯爵都沒有,唯一出色的侄兒馬曄還陰溝翻船,被人算計死了。當時孝慈皇後還向皇上請賜尚方寶劍,若馬曄不聽話,就地斬殺,這是何等的魄力。您的娘家兩個手握實權的侯爵哥哥,魯王再不去就藩,您覺得合適嗎?”

“孝慈皇後、孝慈皇後,你總是說她如何如何好,難道她做的就一定對嗎?”郭寧妃不耐煩了,左性又起,就像一個每次考試剛剛夠及格線的學生,鄰居正好是次次考第一的“別人家的孩子”。

她不想服,卻又不得不服,每次一聽“別人家的孩子”,她就暴躁起來,她不想聽。

相處兩年,胡善圍也能捉住郭寧妃的“七寸”,郭寧妃的“七寸”就是當皇後。

胡善圍勸道:“娘娘想當皇後,就要和皇上的立場和利益保持一致,娘娘不要把自己當成郭家的女兒、魯王的母親。倘若郭家和魯王的利益與皇上相沖,娘娘就要毫不猶豫的和皇上站在一邊,打壓郭家和魯王。”

郭寧妃是個直腸子,胡善圍就直話實說,否則彎彎繞繞的,憑郭寧妃的智商,她也聽不懂。

郭寧妃開始擡杠了,說道:“沒有郭家和魯王,本宮和那些毫無根基的嬪妃有什麽區別?就像郭惠妃,她爹是郭子興,皇上當年……咳咳,郭家的勢力全部融入了朱明王朝,郭惠妃為皇上生了五個孩子,真是把自己的全部獻給了皇上,按照你說的,和皇上利益保持一致,她應該當皇後啊,可是郭惠妃在宮裏就像空氣一樣沒有存在感,這麽多年連個位份都沒往上提。”

哎喲,郭寧妃這兩年有進步,都會據理力爭反駁了,胡善圍很是欣慰,有種自家養的豬終於會拱白菜的感覺。

胡善圍說道:“娘娘說的太對了,本來郭惠妃萬事俱備,但是誰叫當年郭惠妃的哥哥郭天敘不服,非要起兵奪回郭家遺產呢?皇上殺了謀反的郭天敘,一旦沾上血仇,封後之事就不好辦了,郭惠妃受家族拖累,失去封後資格。所以娘娘是命中注定要當繼後的人,要好好珍惜機會,保護皇上的利益,夫妻一體,通過重重考驗,皇上會知道娘娘的好處,封娘娘為後。魯王就藩就是一道考驗,娘娘要挺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