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聽取蛙聲一片

洪武帝朱元璋在自稱吳王之前,所住的潛邸是現在的魏國公徐達的宅邸。

大明皇宮選址很奇怪,洪武帝朱元璋不選尋常地,偏偏相中浩瀚的燕雀湖,填湖造宮。

除了泥土,湖泊還投入了無數的巨木樁和石塊,硬生生將湖泊填成了陸地,興建宮殿。

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

從皇宮選址,就知道這個開國之君是多麽的倔強,敢叫天地換新顏,滄海變桑田。

大明皇宮主體完工,洪武帝從潛邸搬進新家,並把住過的舊房子賜給了最欣賞的開國大將徐達,改名為瞻園。

當年在填湖的時候,工匠故意在紫禁城留下了一片小湖泊,以便將來建造園林景觀。

可是,洪武帝登基之後,不知抽啥風,又想把都城定到老家鳳陽,還把鳳陽稱為“中都”,停止南京皇宮的後續建設,將人力物力輸送到鳳陽興建皇宮,準備搬到老家去,遷都。

如此以來,規劃中南京皇宮的禦花園等皇家園林停工了。

遷都是大事,群臣紛紛勸諫,阻止這位君王瘋狂的想法。

終於到了洪武八年,洪武帝放棄了遷都的想法,命令鳳陽皇宮停工,重啟南京皇宮擱淺多年的工程。

由於工期拖得太長,直到今年,洪武十三年,後宮園林才剛剛竣工。洪武帝和馬皇後都認為元朝禮樂崩壞,要重修禮制,修訂各種書籍,於是建了一座藏書樓,搜集從各地進獻的書籍。

書籍最怕火,因而藏書樓大多建造在有水的地方。這座藏書樓就在蜿蜒湖泊的中心處,三面環水,方便取水救火。

宮裏的大小事務由六局一司分擔,各司其職,權責分明,然而藏書樓剛剛建成,尚未明確劃分到某個局管轄。

六局都覺得藏書樓的事情繁瑣費力,又很難得到帝後的誇贊,吃力不討好,便無人來爭這個差事。

要將庫房的藏書搬到藏書樓分類整理,需要識字懂文理的女官,範宮正覺得,既然六局一司都不要胡善圍,她進宮之前家裏正好是賣書的,何不就將她安排在這裏?

反正藏書樓位置偏僻,每日只和書籍接觸,幾乎與世隔絕,沐春這個混世魔王即使再找過來,也掀不起大風大浪,連累旁人。

一夕之間,胡善圍從熱門人選淪落到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地步,去尚服局當掌印女官的夢想破滅,胡善圍無緣摸到帝國的心臟——國璽,剛剛興起的青雲志從雲端跌落。

胡善圍緊緊攥著藏書樓和庫房的鑰匙,不停的安慰自己,只要有事情做,那就有機會翻身。

不管做什麽,首先把事情做好,再談其他。

以前在家裏的藏書樓抄書,她分文不取。現在管理宮裏的藏書樓,她每月有俸祿,一日三餐有人送飯,管溫飽,這也是進步嘛。

無論如何,總比在家裏當免費女仆,蹲在井口洗尿布強多了。

每天早上五更三點,天蒙蒙亮,胡善圍就去尚宮局的司闈女官那裏排隊領鑰匙。

拿到鑰匙後打開“丙”字庫的大門,天已經大亮,乘著天光,胡善圍快速翻閱每一本,庫裏有四個書箱,分別貼著經、史、子、集四個字,她辨認出書籍的種類後,放入相應書箱,先進行粗分。

經是儒家典籍,以及各種注釋。

史是和歷史有關的書籍,各種正史,傳記,縣志,評論等等。

子是諸子百家,法律,農學,算術,天文,醫學等。

集是各種文集,道經,佛經。

只要某個書箱放滿,她就叫幾個小內侍將書箱擡到藏書樓,藏書樓有四層,胡善圍將每層樓也按照經史子集四個大類分區,四樓是經區,三樓是史區,二樓是子區,一樓是集區。

初進宮時,胡善圍排名三十七名,是個冷灶,只有梅香願意拜她為師,處處指點,知無不言。

宮正司學宮規禮儀,胡善圍的記錄成了範本,大考前夜,眾女官還在她房間聚會,互相考校,從冷灶變成熱灶。眾人都覺梅香慧眼識珠。

可是桃花粉事件,胡善圍從熱灶變成冷灶,她進宮時是來當女官的,可是六局一司對她如避蛇蠍,無人要她。

現在,胡善圍打理冷僻的藏書樓,這下徹底涼透了,成了“冰灶”!

起初小內侍們互相推脫,懶得理會胡善圍吩咐,拒絕幫忙擡沉重的書箱。

後來沐春出馬,也不知和那些小內侍說了什麽,以後不等胡善圍開口,他們個個爭先恐後來幫忙擡箱子。

每天上午,胡善圍都在倉庫選書,中午吃過午飯,就來藏書樓開始抄錄編寫書目,按照《隋書·經籍志》裏細分的四十幾個小類目,再次細分藏書,把圖書擺在相應的位置。

除了搬運書籍,一切都由胡善圍單獨完成,偶爾梅香不用當值時,會過來幫忙,有時會托人給她送些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