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平安夜(第2/4頁)

小亨利則是9歲半,亨利送他在附近的教堂學校上學,準備到他12歲就正式辦理收養手續,小亨利已經改口叫亨利叔叔為父親了。

小威廉1歲多一點,走路還不太穩當。小家夥集合了父母的優點,長得很可愛,養的也很好,胖乎乎的,憨態可掬。

海倫娜即將年滿5歲,長得很漂亮,是外祖母的心頭肉,地位不可動搖。

至於才3個多月的戴安娜,還是個只能躺在搖籃裏的奶娃娃。

伊麗莎和亨利仍然住在小別墅,準備明年春天天氣暖和了搬回倫敦。

奧斯汀家還是有很多孩子,很多人,是個熱鬧的大家庭。

拜倫也愛往奧斯汀家跑。

他是獨子,家裏沒有兄弟姐妹,也從來沒有跟同父異母的姐姐在一起住過,很羨慕愛麗絲家裏這麽熱鬧,而又兄妹友愛,家庭氛圍很好。

但他認為,過於安逸的生活可能會降低愛麗絲的創作欲望。

“你過的太幸福了,幸福的人不需要用詩歌或是小說來抒發什麽情緒,你也沒有那麽多煩憂或是痛苦需要用文字來向這個世界宣戰,這是你的致命缺陷。”

“這我可不能同意,莎士比亞也沒有什麽需要抒發的痛苦,照樣寫出了很多廣受歡迎的劇本。”

“那不一樣——”

“不一樣?因為莎士比亞是男人,而我是女人嗎?”

“——不是!再說,誰說莎士比亞沒有痛苦?他失去了他唯一的兒子!”

“喔——那好吧。但安逸生活會失去創作欲望還是一個偽命題。先說說,你創作是為了什麽?”

“激情。”

“‘激情’是什麽?”

“是動力。生活需要激情,人不能沒有激情。”

“我是問,具體是什麽?”

拜倫想了想,發現要解釋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比如——失戀;”

——可她跟伊沃的感情很好,倆人甜膩膩的,她根本不可能體驗到什麽叫“失戀”。

“或者是,喪親之痛;”

——但她父母俱在,兄姐都好,也從來沒有體會過。

真的是令人妒忌。

“或者,是理想,你想為之奮鬥的事物。”

“你說的不準確。應該是創作需要激情,而不是因為‘激情’。創作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人是有話要說給別人聽,有人純粹是因為金錢。”

“那你呢?”

“我?兩者皆有吧。創作是寂寞的事情,它是從你的思想、你的心靈中汲取力量,或是元素,或是隨便怎麽稱呼,然後你把它塞進一些句子裏,或者一些故事裏,文以載道或許太沉重,但每個作者必定都會有他想說的話、他想表達的思想,未必需要是什麽宇宙真理。痛苦確實能讓你凝練出華麗的語句,你大聲呐喊而想讓人聽見,是因為我們本質上都需要‘傾訴’,這跟你的人生是否痛苦無關,所以,安逸的生活就會消磨創作欲望這種偽命題肯定是錯誤的。”

拜倫低頭想了好一會兒,“你說的對,這確實是偽命題。”又有點困惑,“是因為我們需要‘傾訴’嗎?”

“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需要傾訴,但大部分人只能做到‘傾聽’。有天賦的人是極為稀少的,知道自己有天賦的人就更不應該浪費自己的天賦。”

拜倫有點臉紅了,“可我那也是為了體驗不同的生活層面。”

伊沃便說:“得了,別為你的荒唐找借口!父親最近對你很不滿意,說你花錢太多,紐斯特德莊園的租金還不足夠支付你的費用。凱瑟琳姑姑寫信抱怨你一個暑假在家待不了幾天。”

拜倫抿著唇,不說話。

“凱瑟琳夫人的病又發作了嗎?”愛麗絲問。

“她總是這樣,我剛回家的時候,她非常高興,對我好極了,但沒幾天就開始哭,嘮叨個沒完。我要是帶同學回家,她就不高興;可我要是參加舞會跟什麽女孩多說了幾句話,她仍然不高興。我不知道她想要我怎麽做才好。”拜倫再天才,現在也就是一個不到19歲的大男孩。

愛麗絲尋思著,這個表現不像歇斯底裏,倒像是一個控制欲超強的母親的典型表現。凱瑟琳夫人一直跟兒子相依為命,她只有這麽一個孩子,當然把所有關注都放在他身上;拜倫年少的時候還好說,現在成年了,又開始懂得男女或男男情感了,就不會再完全“屬於她”,她當然無法接受。

她的所有哭鬧、所有不滿,其實就只有一個問題,不想拜倫離開她。

於是拜倫也就更不想回家了,聖誕節都不想回去。

“你該收斂一點花錢的速度,攢點錢,獨立出來,一年回去見她幾次,但時間不要太長。”

拜倫嘆氣,“我也知道應該離她遠一點,但她要是寫信說她病了,我還是不放心她。”

愛麗絲也沒話說了。裝病確實是最快的方法,但這個方法不能使用的太多。要她看,凱瑟琳夫人這純屬閑的,她要能忙起來,可能要好一點。就像奧斯汀太太,她多忙啊!幾個孫子外孫光是做衣服每天都忙不完,自己過的充實一點,兒女也不至於那麽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