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杜撰

“當然不容易,說起來有很多人為了成功,都是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其實就是為了爭霸天下,想著坐上那把椅子,結果一個個都失敗了。”

這例子太多,想當年七國之亂的時候,那些反叛的諸王還打著“清君側”的名頭起事,結果在三個月後,就被中央鎮壓下去。

這還是反叛的一方,有兵、有將的情況下,結果依舊是失敗。

所以能開立新朝登上皇位的人,無一不是特別能幹的人,當然他還需要有一批人追隨。

那種想著以個人之力建立一個皇朝的,沒有可能的。

旦旦顯然更在意另外一件事,他問:“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其實那些人並沒有替天行道嗎?”

“啊。”余穎停頓了一下。

這,說起來就比較復雜了。

在剛開始行事的時候,很多人的確是忍無可忍才起事的,甚至有種殺光貪官汙吏的想法。

但,到了後來,整個隊伍就腐化墮落下來。

依舊是那些老實巴交的人在社會最底層掙紮,被欺淩,被侮辱。

尤其是婦孺,簡直就是最倒黴的人,一言不合就被殺,甚至成為別人嘴巴裏食物。

想了一下,余穎說:“其實在初期還有些好的地方,有著良好的願望。”

“只是,沒有做好什麽準備的人,空有理想,到了後來就會演變成一群沒有政治素養、沒有施政綱領的人,他們一味為了個人利益而戰,和強盜沒有什麽區別。”

“所以,你不喜歡這種人。”

“當然不喜歡,作為一個女性,實在是無法喜歡這種行為。”余穎說。

她從心裏不怎麽喜歡那些打著替天行道的旗幟,卻做著豬狗不如事情的家夥。

說起來,這位路女王似乎也要走同樣的路線。

以為打下京城來,自然會有人替她打理整個朝廷,然後帝國自然運轉起來?

呵!

那麽,她應該有什麽底牌才對?

十七皇子?

這是個問題,事實上只要牽扯到皇位的傳承,就會有無數人杜撰。

就比如說,曾經的大清皇朝,在康熙駕崩後,到底是傳位於哪個皇子這件事,就頗有幾分傳奇。

明明聖旨上說的是傳位於四皇子。

結果有人杜撰出來是雍正在聖旨上改字,把皇位從自己弟弟手裏十四皇子搶過來。

甚至這種說法頗有市場。

但後來的專家告訴大家,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種聖旨采用三種語言書寫:滿文、漢文、蒙文。

所以怎麽改?

想到這裏,余穎不由地放飛自己的思想,腦洞大開。

如果是那位路女王,該怎麽扭轉對自己不利的方面,也就是怎麽洗白?

說不定,那位路女王會拿出一份說是文皇帝寫下的聖旨,說是已經故去的文帝準備把皇位傳給十七皇子。

雖然聽上去很是荒誕,但也是有一定市場的。

這種情況傳到後世,只怕會被傳成文帝的真愛是路昭儀。

之所以文帝一直寵愛東宮一脈,就是為了讓東宮一脈擋在前面,而讓真愛的兒子有時間長大。

後來因為文帝被刺,事情就有了變故。

為了自己的兒子活下去,路昭儀就不得不帶著兒子逃出皇宮,然後為母則強,路昭儀想盡辦法,比如說再嫁他人,也是為了自己兒子著想。

嘖嘖!

那麽的母子情深。

當然刺殺文帝和諸位王爺的事情,也都是東宮幹的。

妖後卻把這一切都栽到陸家頭上,就是為了滅掉十七皇子的助力,他們一家人都是受害者。

就是後來引狼入關,帶著卡魯部落打進關裏,也是被逼的。

她陸昭儀絕對是一朵清靜無垢的白蓮花,余穎在心裏吐槽著。

在一旁的旦旦知道後,小臉板著,說:“這不可能吧?會有人相信這種說法?要知道文帝可是當著很多人的面說,讓新帝登基的。”

“呵!你到後世就知道了,很多劇本就是這樣胡編亂造,篡改歷史,正宮反倒是小三,壞蛋什麽都是洗白了,好人倒成了虛偽奸詐之人。”余穎說道。

當然這一刻的余穎,怎麽也沒有想到,她的戲言竟然在後來成真。

後來還真的有人因為這個胡謅的傳說,竟然觸發腦洞,就在網上寫了一本小說。

在小說裏,路女王是諸多的不如意,她是一個文雅善良的女人,因為和文帝兩情相悅,所以有機會生下文帝的最後一個孩子,也就是十七皇子。

文帝大喜過望,決定讓十七這個老來子繼承皇位。

沒有想到的是,那時候已經被立為太孫的母親太子妃,竟然察覺出來。

於是太子妃心生歹意,就下死手殺掉其他成年的皇族男子,包括文帝在內。

跟著太子妃,就把弑君的臟水潑到陸昭儀身上。

那麽陸昭儀為了活下去,不得不逃出皇宮,以免十七皇子像其他王爺一樣被東宮的人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