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極品婆婆(第5/7頁)

氣得陸建國狠狠罵了劉老頭頓,他要早管好媳婦哪兒有現在的事兒,出了事找他,當他是觀世音菩薩啊,哪兒有困難哪兒能解決,足足罵了劉老頭半個小時才讓劉老頭走了,再不準提糧食的事,他覺得丟臉。

孫桂仙被訓得面紅耳赤,她真心實意期盼薛花花掃盲成功將孫家人踩在腳下,咋所有人都不領情呢!她心頭來氣,掉頭就想走人,轉而想到自己得靠薛花花報仇,忍下憤怒,努力的揚起抹笑容,“副業隊長,我就和花花說說,我在孫家學習過,知道趙武斌教課的方式,告訴花花,讓她參考參考。”

趙武斌教書時,表情可恐怖了,他說那是嚴師出高徒,孫桂仙想著李雪梅是不是太溫柔了點,那可不行……

薛花花和陸建國說了自己跟著去撿柴的事兒,她負責養豬,總不能除了煮豬食喂豬啥都不幹吧。

“你專心養那四頭豬,有什麽事我讓其他人做。”陸建國可不會給薛花花安排其他的活,他去其他生產隊看過了,他敢這麽說,整個豐谷鄉公社,就屬薛花花養的豬最肥,一頭頂其他生產隊兩頭,到過年,還能漲不少,他就盼著四頭豬在其他生產隊隊長面前揚眉吐氣,風光一回,順便拿下先進生產隊隊長的稱號,抱兩搪瓷缸回來呢,哪兒會讓薛花花分精力做其他?

陸建國都這麽說了,薛花花沒有堅持,她先提出來是不想以後有人說她偷懶,陸建國開了口,她就不怕了。正事說完,薛花花轉身回養豬場,孫桂仙打起精神,苦口婆心的說,“花花,你們學習太慢了,我大哥他們會背好多首古詩了,你要不信我背給你聽,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薛花花自顧走著,語氣不冷不熱,“各人有各人掃盲的方式方法,你大哥他們背古詩跟我有什麽關系?”

這兩天,來豬場的人絡繹不絕,人人都鼓勵她努力,弄得她哭笑不得。

孫桂仙怔了怔,想說關系大著,是薛花花先掃盲的,如果讓她大哥搶在前邊的話,其他生產隊的人會笑薛花花是掛洋盤賣狗肉的,只是看薛花花滿不在乎的樣子,孫桂仙不知道怎麽和她說,因為她知道,說了薛花花也不會領情。

回到豬場,陸德文還蹲在地上寫著什麽,孫桂仙急得不行,陸家人做事咋這麽慢呢,換作她大哥,早開始學下一首古詩了。

這天開始,孫桂仙成了豬場的常客,進院壩後就主動攬了李雪梅的活,讓她趕緊教薛花花背古詩,越多越好。攢的勁兒比她兒媳婦生大寶的時候都大,害得劉雲芳這個正兒八經的婆婆非常不高興,她自己的兒媳婦她不知道對她好啊,要孫桂仙這個外人來幫忙?

於是,劉雲芳也來豬場搶著幹活,堅決不肯讓李雪梅受孫桂仙恩惠。孫桂仙沒想那麽多,劉雲芳幹李雪梅的活,她就幫薛花花幹,騰出時間好讓兩人學習,氣得劉老頭鼻子都歪了,就沒見過這麽蠢的婆娘,地裏大把的活不幹,跑去給人當幫手掙工分,蠢得和陸明文沒什麽兩樣,以前是陸明文傻乎乎給孫家人幹活,現在輪到孫桂仙幫薛花花幹活,算不算風水輪流轉?

青蔥的玉米棒子慢慢變黃,新一輪的豐收又將開始,公社召集所有生產隊隊長說公糧的事,年初各個生產隊都會上報繳納公糧的斤數,豐收前,公社幹部都會再次確認,結合實際情況稍做調整,防止有人謊報數量而害得生產隊沒余糧的情況發生。

陸建國到的時候已經有四個生產隊隊長先到了,大家坐在一塊說最近生產隊發生的新鮮事,首當其沖是孫家女婿帶領全家掃盲的事兒,孫家村生產隊的孫隊長吹得眉飛色舞,“知識分子就是不一樣,教書有模有樣的,你們沒去孫家看,堂屋布置得跟教室一模一樣,孫家老小人人都能背古詩,張口就來,幾乎都是我聽都沒聽過的……”

“孫家人可沾了光了,聽有的知青說,省城周圍的鄉鎮早開始組織全體社員掃盲了,咱豐谷鄉公社離得遠,否則以孫家人的積極性,絕對能得個先進掃盲社員的稱號。”

“那可不是,你們聽過‘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的故事沒?孫家女婿說那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他就是以這種境界幫孫家人掃盲的,爭取一切能爭取的時間學習,二萬五千裏的長征咱們同志都能堅持下來,在遮風避雨的家裏學習,沒有什麽是克服不了的。”說起孫家掃盲的事,孫隊長覺得臉上倍兒有光,注意到進屋的陸建國,挑釁問道,“你們陸家人掃盲掃得怎麽樣了?”

豐谷鄉公社,先提出掃盲的就是陸家人,公社幹部開會特意表揚了兩句,這次開會,該收到表揚的就是他們孫家人了,孫隊長胸有成竹的挺直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