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4頁)

入學晚點沒關系,跟不上也不是大問題。

把高興和不高興的地方表達出來,這才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壓抑只會讓孩子變得內向和沉默,這不是一個好的征兆。

劉阮和陸海銘最近一直盼著周末,因為周末就可以跟江夏一起去兒童福利院。他們已經長大了,擁有自己的理性思維。即便是十一歲的陸海銘,也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陸少陽,他們的境遇可能比這些孩子還要差。

在他們看來,福利院的小夥伴們跟他們是一種人。

“夏夏,我們今天可以跟你一起去福利院嗎?”劉阮吃過早飯之後,眼巴巴地看著江夏。

江夏點了點頭,“當然可以,但是你和海銘要保證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安安咽下口中的饅頭,高舉起小手,“還有安安,安安也要去!”

“都去,今天福利院裏包包子,每個人都要參與喲。”江夏放下碗筷,笑著看向三個孩子。

仔細一算,把這些孩子們接過來也快一個月了。這期間,發生過很多問題,孩子生病、孩子們打架、還有孩子偷偷跑出福利院。問題比江夏預料的還要多,但是她沒有放棄。

曾經的她有多盼望關愛和穩定的生活環境,這些孩子也是一樣的。

她願意把錢和精力花在這些孩子們的身上。因為,她曾經就是一名孤兒,嘗過各種酸甜苦辣,要不是最後運氣好成為了一名服裝設計師,她也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麽樣的人。

沒有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孤兒在長大之後生活只會更加艱難。

他們甚至被迫成為小偷,或者犯罪分子。

現在,這些孩子們已經適應了新的環境,他們開始對福利院、對江夏和管理員產生認同。他們知道這些叔叔阿姨都是保護和關愛自己的,所以漸漸地放下了心防。

江夏每次去兒童福利院,陳淑芬和陸友德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他們會給孩子們帶好吃的糖果,也會跟孩子們講故事,教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對於江夏的想法,陸少陽從來都是全力支持。他已經在整理第二批入福利院的烈士遺孤名單,爭取讓地方民兵連隊把孩子們集中到一起送過來。

兒童福利院現在規模有限,只能優先撫育軍人的後代。

等以後規模擴大了,才能收容更多的孤兒。

“媽媽來了!”在福利院裏,孩子們都叫江夏媽媽,叫陳淑芬奶奶,陸友德爺爺。至於劉阮是大家的姐姐,陸海銘是哥哥(弟弟),陸佑安是他們最喜歡的弟弟。

江夏走進福利院,就被孩子們包圍起來。她給每個孩子一個笑臉,拉拉他們的小手,或者抱一抱他們。孩子們身上穿著的衣服都是盛夏服飾免費提供的,直到他們滿十八周歲,兒童福利院都會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以及學習上的各種花銷。

到目前為止,兒童福利院一共撫育了三十名烈士遺孤。二十個女孩,十個男孩子。

劉阮帶著大一點的女孩在院子裏玩跳橡皮筋、跳房子,陸海銘則帶著小一點的孩子玩丟沙包的遊戲。

年紀最小的陸佑安人氣最旺,他竟然帶著哥哥姐姐們比劃起了太極。

福利院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成長搭档,上面記錄著他們來兒童福利院之後的重要變化。加上廚師,目前福利院一共有五名工作人員。如果後續再有小朋友加入的話,人手就有些緊張了。

“夏夏,我有個提議。”陳淑芬知道江夏的煩惱,笑著拉過江夏的手,“咱們家附近有很多退休的老人,像劉大爺這種子女不在身邊的尤其多。我記得有個詞好像聽你提過,‘義工’對不對?我們完全可以邀請有意願的人來兒童福利院當義工!”

陳淑芬的話點醒了江夏,並不是非要匹配到相應的撫育人員才行,他們可以通過別的途徑獲取到幫助。

並不是江夏舍不得花錢雇人,兒童福利院的工作人員比盛夏集團的員工還難招聘。

他們得對這些孩子們有充分的耐心和愛心,這裏的工作強度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輕松。如果不是真的熱愛這份工作,可能幹不了兩天就會退縮。

“媽,您的提議好極了!”江夏抱著陳淑芬的胳膊,這是一個雙贏的提議。

中午的午餐需要大家一起動手完成,面粉早已經和好,只等餃子餡拌勻了之後,便可以動手包包子。

孩子們玩耍之後洗幹凈了小手和小臉,眼巴巴地望著廚師手下的肉餡。年齡小的孩子已經控制不住開始流口水了。

倒不是兒童福利院的夥食差,而是他們被接來之前的日子過得太拮據。

肉包子多好吃呀!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肉香味,油滋滋的!

“好了,我們開始包包子吧!”

在這裏,沒有人覺得孩子動手是浪費食材,也沒有人批評孩子們手中的包子不像樣子。廚師在跟大家演示了包包子的動作之後,每個小朋友的手上都拿起了一個面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