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康誠年銷售額超百億, 過半的銷量都集中在S省。一旦S省的市場份額被搶, 於康誠, 是致命的打擊。

尤其現在的向陽, 從前的瑞意, 曾創造出連續四年保持百分之三百發展速度的“瑞意現象”,可想而之, 他的營銷團隊有多精悍。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但凡是他們看中的市場, 還沒有拿不下來的。

從管理,到營銷,向陽原有的團隊都是專業的。所以, 即便邢唐成為了實際第一大股東, 他作為外行, 也沒有過多的插手公司事務,除了提出一條“碾壓康誠,三個月內, 迫它退出一線市場”,其它全盤交由原本的管理團隊去操作。

向陽的實力本就不容小覷,現在還背靠大唐, 有邢唐的全力支持,自然是勢不可擋, 一路向陽。

在收購了一心藥店後,對於該大型連鎖藥店銷售的所有藥品,向陽在最短的時間內, 按照藥品的功能和用途重新進行了分類整理,對於一些使用廣泛,功能類似的非處方藥,對比後剔除了一批在臨床應用中療效差的,以及藥品含量低的。

在這一次整合中,康誠的幾十類藥品被下架了。向陽藥業原本在仿制藥方面就具備明顯優勢,很多仿制藥相比康誠,不僅藥品價格更低,療效也更好,順勢被增補上架是理所當然。

當康誠的供應商接到一心藥店的退貨通知,他們以為是康誠的藥品質量出現了問題,紛紛給康誠總部打電話,要求派人來處理。

蘇寒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可藥店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動作,不用想也知道是向陽故意為之。此刻,向陽代表的又是大唐邢唐。就算鄭雪眉有心與藥店方面周旋爭取,她也知道是徒勞的。尤其從大唐解約的事情爆發,蘇寒已經重新接管了公司事務。鄭雪君雖名為總經理,卻沒了實權。現下,她幾乎處於半退休狀態,索性什麽都不管了。

蘇寒立即召集銷售團隊開會,給他們下死令,全力穩住S省銷量。可他都多少年不下市場了,對市場的現有情況根本無法真正掌握,除了拍桌子發火,也拿不出什麽行之有效的突圍方案來。

但康誠的銷售團隊還是迅速動作了起來。他們開始協助供應商進行二次鋪貨,試圖把因一心藥店下架帶來的銷量影響,從其它方面彌補回來。

可問題是,一心藥店是S省規模最大的連鎖藥店,他們下架的藥品,除了一些私人小藥店外,誰敢接手?即便有敢賣的,量少不說,還趁勢向供應商要了很大的促銷支持。

供應商自然是不願損失利潤空間的,馬上回頭來找康誠,要求康誠為此買單。

為避免銷量沖擊,康誠在醫藥促銷方面投入了相當大一筆資金。可醫藥的促銷效果並不顯著。畢竟,誰家沒人生病,會沒事買一堆藥啊?常備藥或許家家有,品類和數量卻都是有限的。以至於,康誠砸進去的促銷款如石沉大海,半點回響都沒有。

向陽處於搶占市場階段,促銷跟進當然不會差。和康誠的操作有所不同的是,他們把提前定制作好的生活必需的洗手液,小袋的洗衣液,洗滌劑,香皂等促銷品越過代理商,直接配套送到了藥店的櫃台上。既減少了中間環節的損失,還借此輕易地搶到了康誠原有的消費者。

消費者同樣是來買感冒藥,買向陽生產的一盒藥,就可以得到一件促銷品,可買康誠的同類型藥三四盒,才可以得到一件促銷品,誰會選擇後者呢?我買向陽的三四盒,還能得到三四件促銷品呢。這個賬,消費者算得明白著呢。

一心求量的康誠,在這一輪促銷中,完敗。

試圖通過促銷保住銷量的蘇寒更忽略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他只考慮到要把從一心藥店下架的藥品拿到別處銷售掉,卻忘了通知工廠減產。

一心連鎖藥店的集體下架,導致康誠的銷售團隊把重心全部放在了消耗這部分藥品上。可即便是全員出動,也沒保住以往每年同期的原有銷量。這樣一來,供應商次月的進貨量自然下降。康誠的藥品很快就出現了大量庫存積壓。

停產後,還有一大庫房的藥品發不出去。與此同時,供應商因康誠的藥品銷量持續下滑,陸續向康誠返貨不說,還紛紛轉向向陽,開始求著向陽要代理其藥品。

康誠不僅要籌措資金向供應商支付返貨貨款,連庫房都要被新生產出來的藥,和從S省各供應商處返回來的藥,擠爆了。倉庫保管員只差把藥搬去家裏放著了,無奈家裏太小。

從被大唐毀約,失去資金支持,到折損了以黃藥子為首的新藥研發團隊,近而失去了核心競爭力,緊接著再被奪了S省的市場份額,導致藥品銷量的大幅度下滑。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裏,康誠便從民營醫藥佼佼者,被迫退出了一線城市,崩成了三流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