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歸鄉(第2/2頁)

傅老娘的生辰在年底,傅滿倉兩夫妻一商量幹脆在老宅子把年過了再回來,這樣要帶的家夥事就多了起來。給老娘的壽禮,為老家的各位親戚捎帶的手信和土產,廣州和青州的天氣不同還要另外置辦全家人的新衣服,路上要帶哪些隨從都要考慮周到。

這一去一回加上在老宅盤桓的時間將近要有三個月,傅滿倉向上峰請了假期。好在年底時府衙歷來是要放一整個月的冬假,知府老爺叮囑了須得在明年二月初二衙門開印前趕回當差即可。

巡檢司和商會裏褚般瑣碎的事務都要交接清楚,船塢裏新來的船工要到府衙裏找主事上档子,年底了向朝廷解繳的稅銀也要找人開始核算了,傅滿倉忙得腳不沾地色色都要安排妥當才行,一連幾天在家裏都看不到他的人影。

宋知春把家裏托付給了顧嬤嬤照拂,又留了幾個老成的仆從給她使喚,應該出不了什麽亂子。幾個孩子吃慣了陳三娘的手藝,一時離不得只好把她也帶上。好在陳溪一直跟在傅滿倉身邊當差,母子兩個也算是沒分離。荔枝和蓮霧肯定要跟著珍哥,雙生子身邊的丫頭山竹和紅丹也要帶上,再加上曾姑姑總計二十來口人,出發那天連人帶車把巷子口都堵得滿滿當當。

傅滿倉顧及一大家子的老弱婦孺,能夠走水路就絕不走陸路,天大亮才安排上路,天擦黑就找幹凈的客棧歇息,遇到了名勝古刹還要前去觀賞一二,這樣一路遊山玩水,堪堪趕在傅老娘大壽前三天才回到了青州。

高柳鎮老宅子裏燈火通明,精神矍鑠的傅老娘坐了一把紅木大理石芯靠背扶手椅,一手拉了傅千祥,一手拉了傅千慈,又叫婆子拿了小杌子放在跟前叫傅百善坐了,不時打量著幾個長得精氣神十足的孩子,嘴巴已經笑得合不攏了。

宋知春坐在下首含笑看著這一家的其樂融融,看見這久未見面的婆母臉上慈藹得很,哪裏還有半分昔年刻薄的模樣。當年為著不能生育,婆母給了自己多少臉色看,要不然也不能在外多年都不願意回這老宅子。

今日老太太身上素凈得很,只穿了件石青色葫蘆寶相花紋的長身褙子,額頭上戴了黑帛為底的遮眉勒,上面的結子卻有小兒半個巴掌大。用了金絲做出蓮花紋,其間點翠卷雲鏤空,正中間又鑲了一朵累絲嵌紅寶石的三瓣花,那紅寶石粒粒都有拇指大小,仔細一瞧這件做工精致的首飾正是自家去年送回來的節禮之一呢!

宋知春端了高腳幾案上的茶盞輕輕抿了一口,只見那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露且帶有金黃色魚葉。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色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竟是一品黃山毛峰。

於是宋知春心裏微微一笑,看來老家這幾年的日子著實過得不錯呢!她在這邊漫不經心地想著這些雜事,卻不知對面的妯娌呂氏不錯眼地盯著她看了好一陣。不過依照她的脾性,讓不相幹的人看幾眼也不會影響她的心情就是了。

呂氏借著拿帕子拭嘴角的機會,已經悄悄覷了好幾眼這個十來年未見的弟妹。心裏有些澀然地想著這宋氏怎麽好像沒有什麽變化呢?不,也有變化,好像變得更加從容更加亮眼了。

眼前的女人穿著一件木蘭青雙繡緞薄夾襖,頭上插著一對珊瑚鎏金喜上眉梢金釵,耳上是一對金褶絲樓閣墜子,一雙雪白手腕上的翡翠套環在燈下不時閃過瑩潤的綠光,那份從骨子裏散發的閑適讓人看了艷羨不已。

人與人之間真是沒得比,那年傅家大老爺從廣州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把她好生訓斥了一頓,第二件事就是把奶娘一家子給處置得幹幹凈凈,第三件事就是把自己關在家裏吃齋念佛,整整一年都沒有出過房門。

後來還是幾個孩子苦求,丈夫才把自己放出來。可是打那之後,家裏的諸事自己都插不上手了,嫁進傅家近二十年,自己這個當家主婦竟然成了擺設。呂氏閉了閉眼睛,咽下口中的苦澀,在心裏暗暗念了幾遍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