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第3/5頁)

“你們少算了一個地方。”賀穆蘭的聲音平靜地傳來:“你們忘了平城北面的高車作坊。那裏現在在大量的煉鐵、煉煤、制造兵器,如果柔然人南下,也許會途徑高車人所在的獵場。現在必須要派人先去把高爐和所有兵器轉移,否則白給柔然人得了一大批利器。”

賀穆蘭的話一出,崔浩立刻“啊”了一聲,臉色沉重地點頭:“確實如此,我們都把那處忘了!”

拓跋晃負責監國,所有印信都在東宮,聞言立刻準備擬寫詔令。崔浩在一旁親自執筆,高允磨墨,要調動平城軍殿的人馬去保護高車人的匠作坊。

賀穆蘭垂目想著還有什麽沒想到的東西,卻猛聽得宮中突然吹起了號角,頓時驚得渾身一顫。

北面來的號角!

崔浩正寫到最後一句,聽到聲音連忙停筆擡起頭來,高允驚得提著袖子的手抖了一下,那衣袖掉到了硯台之中,頓時將墨汁吸了個飽,讓他皺起眉頭。

拓跋晃也顧不得蓋印了,連印匣都沒打開又收回庫中,擡起步子就往平日裏朝會的太極殿跑,崔浩和高允也是一般。

拓跋晃走了幾步,發現自己人小腿短實在跑不快,直接對著賀穆蘭喊了起來:“花將軍,將我抱起來!你帶我一起走!”

高允和崔浩都是文臣,這件事當然是賀穆蘭當仁不讓,她也不啰嗦,彎腰抱起拓跋晃,大步流星地往太極殿趕去。

上一次連聽號角,是北燕庫莫提被困、以及北涼使團失蹤,這一次又是北面,到底是北燕,還是柔然?

拓跋燾在北燕失蹤還只有小部分知道,柔然的事情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兩樣無論那一樣暴露了出來,都要天下大亂了!

就像是還不夠讓人糟心似的,北方方向軍殿傳來的陣陣號角之後,北方的軍殿又點起了狼煙,黑色的狼煙沖天而起,壓的整個北面如同要來暴風雨一般,將崔浩等人的臉也壓的漆黑,差點沒有破口大罵。

最讓人擔心的事情,竟然同時發生了!

從北方狼煙大起、號角聲作,到太極殿文武官員到齊,不過是半個時辰不到的事情,然而每個踏入太極殿的官員臉色都難看的要命。

他們有的從宮外趕來,有的從城中趕來,自然知道平城的百姓已經驚慌失措到了什麽樣子。一些武將權貴的家裏還好,因為有私兵和家將,只是緊守門戶而已,一些平民百姓已經開始瘋了一般往內城跑了。

上一次北方狼煙大起,是先帝拓跋嗣駕崩,柔然大汗大檀率領六萬大軍南下,在雲中屠城三日之後直逼平城。

那一次比這一次還要亂,平城中的百姓逃了大半,拓跋燾登基時還不滿十五歲,見到百姓如此不相信自己,索性領了所有能動用的兵力,親自率兵北上抵抗柔然的襲擊,舉國背水一戰。

雲中之戰柔然人殺掠吏民,攻陷魏國之前的故都盛樂,大檀居盛樂宮,重重包圍趕來抵禦的拓跋燾及所部,最終因柔然大將被拓跋燾射殺士氣大跌才退了軍。

雲中之戰死了四十多萬人,是柔然人的八倍,大多是老弱婦孺和守城而死的軍戶,當時國喪加上家喪,足足有三年沒見過其他顏色。

拓跋燾從那時候起開始以攻代守,每每各地有戰事,不待大軍直逼平城就已經率軍迎出去,將敵人禦於國門之外,全是因為魏國人口太小、土地又貧瘠,情願死軍戶都不能死百姓的原因。

一旦百姓死傷慘重,饑荒就不遠了。

但這也導致一旦戰事開始,平城附近的百姓就開始往南逃,平城離柔然、夏國都太近了,他們已經習慣了先逃到中原腹地,等候他們的陛下平定戰事再遷回來。

為了保存實力,拓跋燾也允許各地互相遷徙,甚至在魏國是沒有“路引”這種東西的,就為了能方便收攏其他國家因戰亂離散的流民入魏國定居。

號角起了,不知多少人家開始收拾行裝。雲中之戰不過才過去十年,那時的陰影還籠罩在不少人的心上,猶如杯弓蛇影,即使這十年來魏國戰無不勝也不能讓他們安心。

“太子殿下到!保太後到!”

禮官大聲通報,所有文武百官立刻停止了議論紛紛,步入自己上朝站立的位置。

穆壽和尚書令劉潔負責守城,立於大殿的最前方,軍報已經通過自己的渠道傳到了素和君的副手手中,他等太子和皇後一入座,立刻面色嚴峻地讀起手中的軍報。

“燕國樂平王的急報,北燕築堤蓄水,水淹昌黎城,恰逢陛下過橋入城,被沖入護城河之中,下落不明。樂平王在北地搜尋了半月依舊無果,高麗已入龍城,樂平王怕繼續搜尋下去延誤戰機,請求太子殿下下令……”

那白鷺官面容掙紮。

“樂平王想問,到底是撤軍,還是繼續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