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第6/8頁)

“無非就是家小都被控制,不敢反抗罷了。”

拓跋燾曾聽說他攻夏時,夏國許多防守城池的官員逃跑,後來赫連昌便去把許多官員將軍的家小都帶走了,所以到了後來,舉城投降之事變得更少,到攻打統萬城時,更是各路王將紛紛救援,想來便是如此。

他臉上不屑之色更重。

“這樣的君主,就算統萬不失,夏國尚存,以後哪裏還會有臣將為他賣命?”

拓跋燾和赫連定的大軍在陣前互罵,蠕蠕此番來的幾員大將和上萬人馬卻是不耐煩至極。

他們和夏國人做了盟約,兩方合作生擒拓跋燾,夏國人要魏兵退出夏國,蠕蠕人卻是想要趁機索要贖金,以牛羊馬匹金銀珠寶贖人。

兩方都要活的拓跋燾,否則拓跋燾和他的大軍一死,他們身在腹地,豈不是要被來勤王的魏軍活活亂刀砍死報仇?

蠕蠕向來不懂什麽士氣、什麽軍心,君臣,他們是部落汗國,為了利益各大部族就聯合在一起出去賣命,得了錢財分了頃刻就散,如今見拓跋燾就在陣前,猶如見到巨大的財寶堆立在那裏,哪裏耐煩赫連定又是罵戰、又是勸降?立刻大聲鼓噪,準備作戰。

拓跋燾見蠕蠕已經不耐煩了,赫連定也是存了死戰之志,頓時胸中傲氣萬千——連蠕蠕都不怕死了,他乃大魏之君,豈能退後?

敵陣中鼓聲擂起,魏營中鼓樂也響,對方數萬騎兵喊聲震天動地沖殺過來,魏軍中數萬羽箭同時射了出去,敵軍前鋒紛紛倒地。但敵軍人數眾多,前赴後繼蜂擁而至,拓跋燾拔出長刀,命令宿衛軍上馬,準備苦戰!

此時崔浩知道自己在前面也是多余,他心中知道敵人都明白自己此行若不成功九死一生,就抓住了這個弱點不放,找了一群會說匈奴話的人來,站在陣前弓矢不及的地方,放聲開始高喊。

此地有許多鴻臚寺官員,負責接待的便是外族使臣,會說蠕蠕和夏國所用匈奴話的人一抓一大把,這些人聽了崔浩的指示,立刻鼓足力氣,放聲大喊了起來:

“現在投降,賞賜夏國土地,家小也可免罪!”

“蠕蠕們聽了,殺一個夏人給一頭牛!殺兩個夏人給一斤金子!若是殺十個夏人,讓你們在敕勒川放牧,賜你們牛羊成群!”

“夏國已經敗了,你們還是速速逃走,免得客死異鄉!”

“上將想要功勞,派小兵去送死,是何道理?不如放下武器投入我軍陣中,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兩軍在這空曠的平原上征戰,霎時間羽箭長矛在天空中飛來舞去,殺聲震天,血肉橫飛,有兩支蠕蠕人被圍住眼見就要被刺死當場,聽到崔浩等文臣的呼喚,立刻丟下兵刃,下馬投降。

拓跋仁是員智將,並不趁此殺了這些蠕蠕,而是令人將他們的戰馬刺死,將他們趕到一邊,準備叫人綁走,結果赫連定居然不顧那是盟友,派手下弓箭手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跑到陣前,一陣亂射把這些投降的蠕蠕給射死了。

蠕蠕人和蠕蠕的將軍們頓時對赫連定又氣又罵,他們陣前反復投降已經成了常事,蠕蠕人均壽命短,塞外生存不易,每個人口都十分寶貴,即使叛了也不會被人羞恥。可是赫連定卻知道這時候只要有蠕蠕再來這套,很快夏人也會照學,那就真的糟糕透頂了。

崔浩之計原本已經奏效,無奈赫連定果然不負他“夏國柱石”的稱號,不但看破了他的計策,還立刻冒著得罪蠕蠕人的危險,將隱患直接消滅,令得一些準備投降的傷兵和蠕蠕人都不敢再試。

“只希望夏國能早日被滅,這赫連定若是為我所用,必是可以建功立業、鎮守一方的大帥之才。”

拓跋燾如今已經被重重圍困,居然還能想些這樣的東西,若是赫連定知道了,不知道會做何感想。

拓跋燾提著長刀在陣前指揮作戰,卻發現沒有蠕蠕和夏國人將弓箭射向他的方向,他是越到危機越是冷靜的性格,只是略略一想,便知道了是何緣故。

“想要活捉我?”拓跋燾冷哼一聲,提刀對著三軍將士大喊:“吾必死戰到底,眾將士不用在意我的性命!”

眾人正為了保衛拓跋燾的安全誓死拼殺,猛聽得大可汗突然說起不用在意他的性命,頓時無論敵我,皆為大驚。

拓跋燾知道對方要活捉他,反倒準備利用別人投鼠忌器之心,想要身先士卒,帶著身邊最精銳的武士沖殺。

他橫刀立馬,振臂呼道:

“若我戰死此地,我的兒子拓跋晃登基,原輔弼大臣不變,竇太後升為太皇太後,照料新皇至十二歲親政為止。若拓跋晃不幸早夭,我的王弟拓跋健繼承王位。有幸存之人,務必傳我口諭回京!”

他是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兒子來的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