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年少時的天真(第7/8頁)

她不接他的話,隨手拿起放在儀表盤上的演唱會門票看看,著實嚇了一跳,兩張內場門票,並不算很靠前,但標價都在千元以上,“哈,搶錢啊,去年我在香港紅館看陳奕迅的演唱會,最高票價也不過400多港元。”

“內地演出市場是這樣,大牌歌手比較少來,演出商壟斷市場,借口演出成本高,開出的票價畸高,可是總有人追捧,沒辦法。”戴維凡做廣告這一行,自然了解這一類商業演出的內幕。

車子下了外環線,駛進通往體育中心的大道,天色漸暗,來往車輛驟然增多,顯然都是奔演唱會而去。警察在沿途疏導著車流,而體育中心門前的路已經開始堵車了。

戴維凡的車跟著前面車輛緩緩移動,終於駛進了體育中心的停車場。他們停好車下來,到處都是興奮的觀眾,賣望遠鏡和助興小玩意的小商販來往穿梭著,那樣輕松熱鬧的氣氛不知不覺感染了辛笛。戴維凡買來一把幼稚的熒光棒遞給她,她笑著接過來隨手揮舞。

兩人跟著人流進場,這場演唱會門禁森嚴,持票要通過三道關卡掃描加安檢才能進入內場。終於坐到座位上,天色全暗下來,眼前的舞台由主舞台、延伸舞台、側舞台和升降舞台組成,主舞台後方兩側懸掛著超大尺寸的LED屏,四周還有投影大屏幕,看上去華美開闊,確實如報紙上宣傳的那樣花了大手筆搭建。

戴維凡看著手裏經過掃描儀檢測過的門票,突然笑了,“記得十年前在美院讀書的時候,一個過氣的香港組合來體育館開演唱會,我們只湊錢買了一張門票,不過有大概超過一百個人都進了場子。”

“啊,不是吧,那次我也去了。”辛笛忍不住大笑了。

他們兩人就讀的美院一向在本地有點不大好的名聲,學生除了打扮奇特、行為放曠外,還以什麽都能仿制出名,從當時沒有防偽技術的演唱會門票、公園門票、動物園門票、電影票、乘車月票直到食堂飯菜票,全由人手工繪出,而且惟妙惟肖。

美院沿線的公汽深受困擾,當時售票員看到這一站上來的學生都會重點防範,拿過月票看了又看,而接受審視的學生越是顯得無辜,大概就越有可能用的是手繪版月票。有時售票員也會氣樂了,“嘿,別說,這票花畫得,比我們公司印得精致多了。”引來滿車乘客大笑。

辛笛沒用過仿制的月票,可是她算膽大得出奇,才讀大一,聽到拿假門票去混演唱會的號召馬上響應了,拿回來三張票,叫路非和辛辰一塊去。辛辰自然是高興,路非遲疑了一下,看看雀躍不已的辛辰,答應到時帶她過來。

辛笛,你還真是遲鈍得不一般啊。她這會兒回想起來,禁不住好笑了。當然,路非從小學小提琴,熱愛的是古典音樂,怎麽可能會屑於聽那種演唱會,如果不是為了讓辛辰高興,他才不會去的。

那是冬天的一個周末,路非領了辛辰過來,三人在體育館碰面,辛笛拿著票,大搖大擺地帶他們入場,然後不停和周圍同學談笑打招呼。路非不免有點納悶,“小笛,你們同學都很闊氣啊,這麽多人來看演唱會。”

辛笛詭秘地笑,招認了票是仿制的,路非大吃一驚,禁不住搖頭,“你們可真是……”他沒批評下去,看得出辛辰兩眼亮晶晶的,只覺得這事有意思,而辛笛根本不在乎批評,只好笑著讓自己不要煞風景了。

辛笛的確對這事沒任何心理負擔,在那以後,她還不止一次拿著仿制的入場券混各類展覽。

她那些精力過剩的同學每次都是擺出流水線的架勢,找來合適的材質,一人負責一道工序,認真地仿制著各類沒什麽意義並不算值錢的票據,全都沒有負罪感。讀美院的學生大半家境都不錯,在辛笛看來,他們付出的熱情以及用心程度早超過了票面價值,也許大家都更多地把那當成一種對於秩序的挑戰,一個集體惡作劇和狂歡活動了。

想起這樣有趣的往事,辛笛回頭,和戴維凡相視會心而笑。

隨著低空焰火升起,一身金色外套的張學友登場,可容納四萬人的體育中心瞬間沸騰了。雖然年過不惑,可歌神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四首勁歌熱舞,現場氣氛一下掀起了小小高潮。

辛笛一邊聽歌,一邊留意著舞台設計、演員服裝,這算是她的職業病了。前面觀眾不少已經興奮得站了起來,她個子小,視線自然被擋住了,也無法可想。

後面觀眾先是叫著“前面的坐下來”,屢叫之下沒有多少回應,夏天的高溫加上本地人火爆的脾氣發作,離他們座位不遠處居然有兩個觀眾動手扭打了起來,隨即周圍的人也加入了戰團,這一片觀眾區頓時大亂。

戴維凡練田徑出身,動作十分敏捷,不等辛笛反應過來,已經一手擋開一個飛過來的礦泉水瓶,另一手抱起她,幾步跨過倒地的座椅,退到了隔離墩那邊,這才放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