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六(第2/2頁)

小七站起來,就被張氏一把給摟進了懷裏。張氏抱著小七,就開始抹眼淚,小七的眼圈也紅了,連守信在一邊嘴裏勸著“孩子回來啦,大喜的事,跟你說的好好的,你咋還掉眼淚”,眼角卻也濕潤了。

這會工夫,沈六領著連蔓兒的馬車也到了跟前,沈六從馬上下來,上前跟連守信和張氏見禮,後邊跟隨伺候的丫頭婆子也扶了連蔓兒母子們從馬車上下來。

“別下車,還得走回去。等到門口你們再下車。”張氏就急急忙忙地,想要阻止連蔓兒他們下車。

連蔓兒心裏覺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感動。從這官道邊到老宅,也並沒有多遠。連守信和張氏卻還怕累著她,累著兩個孩子。她們母子,哪裏就那麽嬌弱了那。連守信和張氏,是太操心,也太小心了。

雖然心裏這麽想,但是同時,連蔓兒也能理解連守信和張氏的心情,尤其是在自己有了小麒麟兒和胖胖之後。俗話說的“養兒方知父母恩”,是很又道理的。

“娘,我哪就那麽嬌弱了,幾步路都走不了!”連蔓兒一邊笑道,一面就上前,給連守信和張氏行禮。

連守信和張氏看著沈六和連蔓兒,眉花眼笑。

“姥爺,姥姥……”小麒麟兒跟過來,一身寶藍色的小錦袍,有模有樣地也給連守信和張氏行禮,一邊奶聲奶氣地叫人。

“哎呦,我的寶貝兒……”連守信和張氏見了小麒麟兒,更高興的不可如何了。等連蔓兒又親手抱了小團子,聽小團子發音不清地叫姥的時候,連守信和張氏都笑的看不見眼睛了。剛才因為看見久別的兒子,喜極而泣的淚水,全都化作了歡喜。

連守信和張氏的印象裏,大戶人家的孩子都養的嬌貴,尤其小麒麟兒和胖胖還是沈六的兒子,往後都要承爵,小麒麟兒還將成為沈家的家主。老兩口子對這兩個外孫喜愛之余,還多了一些小心。

小麒麟兒三歲了,帶出遠門還沒什麽,連蔓兒這次還帶了剛滿周歲的小兒子來,張氏又是開心,又有點擔心,就要說連蔓兒兩句。

“……這大老遠的,可難為我小外孫了……”

連蔓兒只是笑。

“娘,這一路坐著馬車,天氣又好,和在家裏也沒啥分別。……帶著這麽些人伺候那,不能委屈了你外孫。”連蔓兒如此跟張氏說道。

張氏說連蔓兒的那幾句,本來也就言不由衷,兩個外孫都來了,她高興還來不及那,當然也不會認真說連蔓兒,娘兒兩個不過閑話兩句也就算了。

“小遠,快來見你姑姑、姑父……”連守信又忙朝旁邊招呼道。

小七見過了連守信和張氏,就將跟在老兩口身後的一個小娃娃給抱進了懷裏,一面讓那小娃娃叫叔叔,一面將小娃娃親的咯咯笑著直躲。

這小娃娃看上去跟小麒麟兒差不多大,穿了一身淡青色的小錦袍,粉雕玉琢的一張小臉,正是五郎和秦若娟的第一個孩子,取名叫做連紀遠的。當年五郎和連蔓兒相繼成親,先是秦若娟傳出喜訊,不久連蔓兒也被診出喜脈。姑嫂兩個先後產子,小紀遠比小麒麟兒同歲,生日比小麒麟兒大了兩個半月。

小七聽見連守信和張氏的招呼,忙抱了小紀遠過來。小紀遠被小七放在地上,也規規矩矩地向沈六和連蔓兒行禮。

“乖,”連蔓兒忙將小紀遠抱了起來,“好像又長高了,也重了。”

聽連蔓兒這樣說,連守信和張氏固然喜笑顏開,小紀遠也高興地臉蛋紅撲撲。

“來見見你小麒麟兒弟弟,還有胖胖弟弟。”連蔓兒抱了一會小紀遠,就將他放下,跟小麒麟兒站在一起。

兩個孩子竟也像大人似的相互行禮,小紀遠還摸了摸被張氏抱在懷裏的小團子的小胖手,很友愛地叫胖胖弟弟。

“你姐和你姐夫他們也來了。”連守信又告訴沈六和連蔓兒。

吳家興和連枝兒手裏牽著大寶,笑著迎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