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水漲船高(第2/2頁)

因為最近喜事連連,這頓節宴準備的就格外豐盛。除了家裏年節必有的幾道特色菜肴,這一頓又加了龍井蝦仁,荷葉蒸雞,紅燒獅子頭,鹽水鴨等,林林總總擺滿了一桌。

張氏依舊親自下廚,不過卻比往常輕省了許多,因為韓忠媳婦很能幹,頗有幾個拿手的菜色,尤其善於烹調鴨肉。這讓張氏非常滿意。連蔓兒家平常並不怎麽吃鴨肉,是因為張氏並不善烹調鴨肉的緣故。

晌午吃了節宴,晚上連蔓兒家又在荷塘旁的亭子裏面預備了一桌,一家人陪著魯先生一起賞月。荷塘裏只剩下一塘的殘荷,連蔓兒就讓人將家裏養的菊花都搬了來,將亭子內外布置了一番。

等入了夜,亭子內外都點上了燈籠,一家人陪著魯先生踏月而來,魯先生看了亭子內外的布置,不由得喜出望外,連贊了幾句。

亭子裏早就擺設了桌椅,大家入席坐了。晚上的這一桌極簡單,除了月餅、幾樣新鮮的果子、酥皮點心,就是清蒸螃蟹。

晚上這一頓,就是吃螃蟹賞月。

因為席上有螃蟹,連守信還特意開了一壇紹興老酒。小喜就在亭子外燃起一個小炭爐,上面吊一個銅銚子。將黃酒篩了,倒入銚子裏溫熱了,再端上來。韓忠在亭子外伺候,隨時聽主人召喚,韓忠媳婦留守廚房,小福負責將陸續出鍋的螃蟹和點心送到亭子外,再由小喜端上桌。

連守信和五郎自然要陪魯先生喝酒,張氏也能喝上幾盅,她還做主,在連蔓兒、連枝兒和小七的面前也擺了酒盅,讓這三個孩子跟著也吃了兩盅。

“今個高興,再說,吃這螃蟹不喝點熱酒,小心回去肚子疼。”張氏如是說道。

螃蟹自然是連蔓兒家魚塘自產的,是連蔓兒挑了最大個團臍的留下來,就是為了過節自家吃。多虧連蔓兒留心,事先給自家留了螃蟹,要不然,荷塘裏能吃的螃蟹就都賣光了。

就八月節前這幾天,連蔓兒家魚塘的魚、蝦、蟹就賣的非常火爆,其中又以螃蟹為最。連蔓兒按照塘裏螃蟹長成的情況,將螃蟹分為三等。第一等的,就是連蔓兒家現在自家吃的這種,每斤是五十文錢。第二等的每斤價銀是四十文錢,還有第三等每斤的價銀是三十五文錢。

節前是消費旺季,截止到今天,連蔓兒家已經賣掉了一千多斤的螃蟹,共得價銀四十五兩銀子。再加上這幾天賣的魚蝦,蓮藕等,只這幾天,連蔓兒家就賺了有一百二十兩銀子。而魚塘裏還有不少的蝦蟹,估計八月裏都能長成並賣完,到時候的收益估計又要翻番。

席間,一家人的話題不免就談到眼前的魚塘和荷塘。

“對,”連蔓兒點頭,“明年荷塘要再挖一個,魚塘另外再添四個。把這邊的地都給利用上。”

眼看著今年魚塘和荷塘的收益如此喜人,明年自然要再進一步,將她們買下的所有河岸地都開挖出來。這是一家人這幾天商量的結果。

過了八月十五,連蔓兒一家都忙收拾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秋收工作當中去了。

家裏的幾個長工,大力和小丁轉簽了死契。連守信這多半年見大力年紀略長,忠厚能幹,就提拔了他做下地做活計的頭。有的時候下地幹活,連守信有事不能去,就都是大力領著,極穩妥讓人放心。

今年收秋,連守信依舊親自下地帶人幹活,五郎因為暫時不再又考試的壓力,也和小七一起穿了粗布衣裳、千層底的布鞋,帶了草帽,一副莊戶人家的打扮,每天跟著連守信下地幹活。

張氏娘兒三個就都不用下地幹活了,每天只在家裏,做些家務,為連守信這些人準備飯菜。張氏是幹慣了活計的,她也操心地裏面,即便連守信、五郎都不讓她下地,有的時候她還是會下地去看看,或是送些茶水,或是送上兩個西瓜,要不就是送去一籃子香瓜等。

連守信帶著五郎和小七不僅和長工、短工們一起下地幹活,回來吃飯,也吃一樣的飯菜。張氏安排飯菜,又極厚道,所以不管是家裏面的長工,還是暫時雇來的短工,都對連家的人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