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拜祭的問題(第2/2頁)

臘月三十,是這一年的最後一天。一大早,連蔓兒一家就都起來了,吃過早飯,一家人就有條不紊地又忙碌開來,今年要好好地辦一頓團年飯。

一家人先是將要炸丸子的幾樣面團和好了,蓋好蓋子,放到炕頭發酵。然後,連枝兒和連蔓兒就開始切酸菜、泡發木耳、蘑菇等幹貨,連守信負責殺魚、腌漬入味,將早就殺好的雞鴨拿進屋解凍,準備烹調。

五郎和小七也沒閑著,他倆不是主力,自負責打零兒,就是聽連蔓兒幾個的吩咐,讓他倆幹啥他倆就幹啥。

張氏則將大鐵鍋刷洗幹凈了,準備烀豬頭。將毛處理的幹幹凈凈的豬頭、豬蹄,大塊的五花肉等放進鍋裏,然後放進蒜瓣、蔥段、姜片、鹽,又放入花椒、大料、肉蔻、草果、香葉等香辛料,再加入充足的水。將鍋蓋蓋上,灶下用大火將鍋燒開,然後又有小火燒,最後又燜了一段時間,將近晌午的時候,才將豬頭烀熟了。

這個時候的豬頭、豬蹄、肉塊都已經被烀的紅紅亮亮、香氣撲鼻,撈出來放進盆子裏,想吃的時候,切片或者切塊,既可以熱著吃,也可以放涼了當冷盤吃。

這之後,又是過年過節的重頭菜——炸丸子。

今年他們準備的花樣就更多了,首先還是連家的保留品種——豆腐粉條素丸子,然後是蘿蔔絲素丸子,除了素丸子,連蔓兒還準備了肉丸子,有豬肉丸、牛肉丸和羊肉丸三種,再然後就是掛面糊炸的甜丸子,有炸大棗、炸地瓜、炸槽子糕。

丸子炸好了,張氏又將小排骨和鯉魚在油鍋裏過了一遍油。

連蔓兒和連枝兒早已經用另一口大鍋將米飯蒸好了。將米飯鏟出來之後,就又在鍋裏燉上了酸菜,另一個小灶上則是燉上了小雞蘑菇。

張氏這邊則開始炒菜。

晌午時分,一桌豐盛的團年飯就準備好了。這個時候,已經有心急的人家放起了鞭炮。

“去,把鞭炮拿到門口放了。”張氏就道,“再把魯先生請過來,咱也開飯了。”

五郎和小七就一人挑了一掛千響的鞭炮,走到大門口燃放起來。連守信則是點燃了一只線香,將,衣襟裏裹了一抱的二踢腳,也走到門口,一個個地將二踢腳放上了天。

二踢腳,是一種兩響的鞭炮,放起來的時候,動靜特別的大。據說因為裝填的炸藥類型還是方式不一樣的緣故,二踢腳的第一響是直接往上躥的,而第二響則是往旁邊躥。因為是兩響,還有這樣的特色,所以俗稱做二踢腳。

這是在青陽鎮的大集上能買到的響動最大、最有威力的一種鞭炮。

連蔓兒見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出去放鞭炮了,她也覺得手癢,不過二踢腳她是不敢碰的,就抱了兩個煙花出來,她點燃了一個,又招呼連枝兒出來,讓連枝兒點燃了一個,姐兩個就看著躥上天的煙花笑。

“煙花省著點放。”張氏站在門口,一邊將手在圍裙上擦著,一邊笑道,“這煙花白天放,看不出好來,等晚上放,那才好看那。”

放過了煙花鞭炮,一家人就將飯菜在正廳擺了,又請了魯先生來,一家人坐下高高興興地吃了團年飯。飯後,魯先生酒醉,被扶回書房安歇,一家人收拾利落了,就都回了內院。

連守信也有了一點酒。

“孩子他娘,我才想起來,這過年了,咱得給祖宗牌位燒香、上供啊。”連守信對張氏道。

以前沒分家時,連家過年拜的是連老爺子的爹娘。分家後,也就是去年過年,他們幾口人也是去上房拜的祖宗。如今連老爺子跟著連守仁都去了太倉,那祖宗的排位自然也都帶了去。

連守信這一家現在要拜,還需要克服些小小的困難。

不過,連蔓兒早就另有打算。

“爹,這事要是等你想起來,就啥都晚了。娘帶著我們,早都準備好了。”連蔓兒就對連守信道。

“是嗎?”連守信驚喜道。

“爹,你不信跟我過來看看。”連蔓兒就領著連守信從屋裏出來,走到外屋的當間站住了。

“爹,你看,那是啥?”連蔓兒指著後門上房的祖宗板,笑著對連守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