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

首先是給吳家的回禮。黃米粽子、江米粽子、江米紅棗粽子、鮮肉粽、蛋黃粽,每樣各五個,葡萄酒兩小壇,連枝兒親手精繡的香囊兩個,另外是一籃子鮮嫩的小油菜、小白菜,還有一籃子嫩豌豆莢。

雖是夏初季節,但是莊戶人家的菜園子裏,能吃的菜其實還很少。是連蔓兒想法子淘弄來這些本地少見的菜籽,家裏田地又多,糞肥又供的上,一茬的小油菜、小白菜吃下來,她們就又種上一茬。

這幾籃子鮮菜,是難得的稀罕物。

然後是給王幼恒的禮。也和給吳家的禮一樣,五種粽子,每樣粽子各五個,葡萄酒兩壇,鮮菜兩籃子,另外還有兩雙千層底的鞋子。

給王幼恒的禮,和吳家的禮一樣重,甚至還厚上幾分。

“這他誰也不能比,我和咱們蔓兒,要是沒有人家,這個時候墳上的草都長的老高了。”張氏是這麽說的。

王幼恒端午節依舊是要回縣城去過,所以這個禮,要提前送過去。

這次連家去送禮的是五郎和小七兩個,他們是一大早就出門先送了王幼恒的禮,接著就去了吳家,然後照常去私塾裏念書。晌午,吳家準備了一席豐盛的飯菜,打發了一輛車,將五郎和小七從私塾裏接到家中。

莊戶人家有句俗話,叫做“娘親舅大”,五郎和小七作為連枝兒嫡親的弟弟,到了吳家,自然是要被當做上賓來招待的。

回來後,五郎和小七就跟張氏學說了吳家安排的席面。為了招待他們倆,吳家是特意在鎮上酒樓定的席面,完全沒將他們兩個當小孩子看待。

吳家這樣做,更可見對連枝兒、對這門親事的重視,張氏和連守信聽了心裏都暗自高興。

“吳三哥是體面人家,講究這些禮數。”連守信點頭道。

“別的啥都好說,家興家這個排場,是看重咱們。以後枝兒嫁過去,這日子也不會難過。”張氏道。

“吳三嬸還說讓我和我哥以後晌午別回家,讓我們就近在她們家吃飯。”小七道。

“那你倆咋說的?”張氏就問。

“我哥跟吳三嬸道了謝,沒答應,說家裏也不遠啥的,還說我倆有空肯定多去看三叔和三嬸。”小七就道。

張氏看了一眼五郎,對他這樣答話很是滿意。

“姐,家興哥還要給我零花錢。”小七又靠近連蔓兒,小聲地道。

連蔓兒眼珠轉了轉,心想,吳家興很機靈嗎,知道討好小七。要知道,他和連枝兒定了親,兩家來往,但是他們兩個人真正接觸的機會不會很多,討好了小七,有小七幫著傳傳話什麽的,再在連枝兒面前幫他美言幾句什麽的,可以最有效地拉進兩個人之間的感情。

而且討好了小七,還等於討好了他們一家人。

“你要了沒?”連蔓兒就問。

“我沒要。”小七道,“我不缺零花錢。……家興哥就是跟咱姐定了親,我也不能隨便要他的錢。”

連蔓兒點頭,別看小七年紀小小,還是個小吃貨,說話辦事還是很有分寸的。

“家興哥跟我偷偷打聽咱姐來著。”小七貼著連蔓兒的耳朵,又神秘兮兮地道。

連蔓兒被逗笑了。

“……他肯定不只要給你零花錢,還買吃的給你了吧?”連蔓兒就捧過小七的臉來,笑著道,“你可別讓他給哄的,啥話都跟他說,知道不?咱姐的事不能啥都告訴他。”

“我知道,姐你別老捏我臉。”小七笑著掙脫,“姐,我不傻,我知道啥話能說,啥話不能說。”

……

除了王幼恒和吳家這兩份禮,另外還有給張氏的娘家的禮。也就是張氏說的十斤江米,正好趕上靠山屯有集,就讓村裏去趕集的人給捎過去了。

這個年代,交通不便,莊戶人家大多數時候又很忙碌,距離較遠的人家,很多都是用這種法子相互捎東西、捎口信。

就是張青山和張慶年湊巧那天沒去趕靠山屯的大集,他們村上必定有人會去,將東西交給那個人,再讓他轉交,也是同樣的穩妥,當天張家就能收到東西。

這三份禮之外,今年端午,連蔓兒家還多出另外一份禮來。

“王舉人的禮,這該咋鋪排?”張氏和大家夥商量。王舉人家在三十裏營子聲名不錯,只是除了少數幾個較近的本家,他們很少與別人來往。分家之前,連家與王舉人家是沒有來往的。分家之後,也就是她們的連記搬遷新鋪子,她們才和王舉人家有了來往。

鑒於王舉人家的富貴,連蔓兒家這個禮送重了,她們財力有限,若送輕了,不好進王舉人家的門。

“照常送吧。”連蔓兒想了想就道。連蔓兒並不想巴結王舉人家,跟王舉人家來往,也就是簡單地維持來往。

可別小看這維持來往,這會幫她們免除不少的麻煩。所謂縣官不如現管,王舉人作為本村的士紳,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