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士農工商(第2/2頁)

“也不要枝兒和蔓兒去攀什麽高枝,到時候能嫁的好一些就行。”張氏是這麽想的,不過沒說出來,只是眼睛看著連蔓兒和連枝兒,滿是憧憬。

“娘,你想啥那。”連蔓兒發現張氏的眼神有些異樣,就問。

“沒啥,娘沒想啥。”張氏回過神來,笑著道。

“哦。”連蔓兒有些不信地哦了一聲,就算她如何聰明,也是無法猜到張氏此刻的想法的。

一家人商量定了,就到上房來和連老爺子說。

“爹,我們條件不好,只有麻煩爹,趁著農閑,先教教幾個孩子。”連守信道。“我們打算,明年過的好點,就送五郎和小七去念書。”

“是五郎和小七自己想學?”連老爺子問。

“是。”五郎和小七馬上答道。

“這是好事。”連老爺子抽了兩口旱煙,語重心長地道,“這些天,看著你們忙活,我就想和你們說了。……日子過的窮,你們想著法子賺錢,這是沒法子的事。不過,你們得始終記住了,士農工商,就算不能出仕,也要耕讀傳家,這才是正道,千萬不要落到……哎,爹當年為啥不幹掌櫃了,要買地、買宅子、回鄉裏來供你大哥念書?你們現在,是在工和商中間轉悠。不過,能想到要讀書,這是有出息的想頭……”

連蔓兒眨了眨眼睛,連老爺子說的有些委婉,但是意思還是表達的很明白。士農工商階級分明,家裏窮做些買賣,是無奈之舉,連老爺子對此是不鼓勵的,是痛惜的。連老爺子希望他們即便做不了士,也要做農,而不要去做工和商。

“爹,你的意思,我明白。”連守信道。

“那就好,再熬一熬,等你大哥……”連老爺子又說了很多話,不過是等連守仁做官了如何如何,在連蔓兒看來是老生常談,只是出於禮貌,才保持沉默。

接著就說到一會請客的事。

“請了武掌櫃,還有吳三哥……”連守信道。

“我在紙筆店裏,看見幼恒哥了,我請幼恒哥也來,幼恒哥答應了。”連蔓兒忙道。

“王小太醫從縣裏回來了?早就要請他,這可太好了。”連守信高興道。

連守信就和張氏商量,為了表示尊敬和鄭重,他要再去鎮上,再請一次王幼恒。

“王小太醫沒少幫咱們,這是咱的恩人,咋地也不為過。”

連守信去了鎮上,張氏就帶著連蔓兒幾個加緊了準備飯菜。除了在鎮上買來的雞、魚、肘子、和豬肉,張氏還泡好了木耳和紅菇,都是李氏來看她們的時候帶來的,另外就是家裏現成的白菜、酸菜、土豆、菠菜、茄子幹和豆角幹這些東西。

母女們在廚下忙碌,很快連守信就和王幼恒一起來了。連蔓兒趕忙端上了熱茶和點心。

王幼恒笑著喝了茶,就將帶來的一個禮盒遞給了連守信。

“是我們請王小太醫來吃飯,咋王小太醫還送我們禮那。”連守信推辭著不肯收。

“……恭喜連四叔的作坊開業,也沒特別準備,不過是個意思。”王幼恒說禮物是作為他們作坊開業的賀禮,一定要連守信收下。“四叔若不肯收,就是嫌我的禮物微薄了。”

說了一會,連守信只得將禮收了。

連蔓兒打開禮盒,見裏面端端正正,放的是一方硯台、一塊松煙墨,兩只湖筆,還有兩沓裁好的宣紙,另外還有兩本字帖。

王幼恒以送賀禮為借口,將方才在店裏挑好的筆墨紙硯送了來。

連蔓兒心中感動,擡眼望著王幼恒。心想,王幼恒剛才說回藥鋪有事交代,只怕也不是真的,不過是怕她們不肯收他送的筆墨紙硯,所以讓她們先回來,他再將東西當做賀禮送過來,讓她們不得不收。這份心意和體貼,實在難得。

“那兩本字帖是我用當時初學寫字的時候用的。”王幼恒微笑著道。

連蔓兒打開字帖翻看,字帖果然是舊的。王幼恒不送新的字帖,而是送他曾經用過的,連蔓兒心中微微一動。

“……沒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資格,不過你們初學,若是有什麽疑難,不妨來找我,大家相互切磋。”王幼恒的話,如溫暖的春風,送到連蔓兒的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