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盞茶•月生花(第8/44頁)

是以當得知“學規矩”的直觀表現就是要讓自己也去上學堂時,林素問的小臉立刻苦了起來。看樣子自己不去是不行了,但依仗著葉宗師對自己的寵愛,想必討價還價一下也還是可以的吧……

越之墨得知自己能和林素問一起去長安學院讀書的消息時,表情著實精彩,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開心地把林素問一把抱起,在原地轉了好幾個圈。

越之墨之所以如此興奮也不是沒有道理,在宮內讀書,不但規矩眾多,而且請來的老師都是名儒大賢式的人物。這些老頭學問當然是沒的說的,問題是他們都性格古板、迂腐得要死,講的課規矩保守,毫無趣味性可言。一個老師對一個學生的點對點授課,根本是連打盹的機會都沒有。最讓人不省心的是,這些老頭會事無巨細地將自己的表現告訴父皇。有次裝病不想上課,被拆穿後在文華殿跪了整整一個晚上。從此之後,別說裝病,就連遲到都不敢。每次步入禦書房時,就更加臉色愁苦、腿腳沉重了。

同樣是上學,長安書院相比之下可就好玩多了。雖然書院依然是規矩繁多,只有達官貴人之後才能進入長安學院,可這些在越之墨看來,比起自己這些年的處境,根本不值一提,最讓越之墨開心的是裏面都是些年紀相仿的學子,越之墨也有不少相熟的玩伴在其中讀書,到底只是八九歲的孩童,只要人多一些,總是比獨自一人好玩得多。這些年越之墨雖然羨慕那些能入書院就讀的人,卻連向父皇請求的念頭都沒有過。畢竟他身份特殊,皇子入學,尤其像越之墨這樣可能會成為太子的皇子入學讀書,在書院歷史上還沒有過先例。越之墨萬萬沒想到自己這次倒是沾了林素問的光,才有了這麽一個意外驚喜。

作為越之墨眼中的“功臣”,林素問壓根兒沒把精力放在越之墨身上。自從她曉得自己要去念書,心情十分沉重,對葉宗師心存敬重,自然不敢違背,於是去皇後跟前哭了一宿。皇上皇後商量後,覺得她一人在書院讀書的確有些不放心,於是幹脆讓越之墨也去,一來兩人有個照應,二來越之墨特意還寫了人生第一封奏折,表明自己去長安書院的堅定心意,同時還立下保證要奮發圖強,好生學習之類,皇後認為這調皮兒子總算是開了竅,這樣一來也算得上一件好事。

作為史無前例的女弟子,林素問自然沒有料想到這件事有什麽開創性或者歷史性,她覺得葉宗師既然執意如此,為了討他開心,那就只能硬著頭皮去了。

但這樣的一個安排,讓知道些內幕的人咋舌不已,大家覺得收養烈士遺孤的事情雖然罕見,但也是師出有名,本以為好吃好喝地養著就已是皇家恩德,可沒想到不但皇上用心眷顧,連心中自有丘壑的葉宗師竟然也如此關心這個小丫頭,如此看來這個林素問的未來恐怕不只是個小公主這樣簡單了。

當事人一個是為了討宗師喜歡,一個是為了防止她過於驕縱,這兩個目的自然是沒有人相信的了。

入學的頭天夜裏,皇上皇後特意召見了林素問和越之墨。

林素問坐在皇上懷裏,撇撇嘴撒嬌道:“入學後,素問見到父皇的時候恐怕就要少得多了。”說著眨著眼睛,扁著嘴巴,一副委屈的模樣。皇上見她小小模樣,說的話那樣暖人心,心中自然不舍,摸摸她的頭安慰道:“葉宗師的提議也是有道理的,你雖是女子,上學開智也不是什麽壞事。父皇平日裏忙於處理朝政,你一個人悶在宮中,終究不如和同齡人多多接觸來得更好。”

皇後也接過話,安慰道:“每天有馬車接送,下了學趕緊回來就好。”一轉頭看見垂手恭立一旁的越之墨,正色道:“之墨,允你入學院,先生們也不會圍著你一個人,你的學問切不可耽誤。”

皇上一邊抱著林素問,一邊補充了一句道:“冬日大考若是考評不佳,你也就別去了,留在宮裏頭,讓先生一對一地教你。”

越之墨心頭一緊,暗自發苦,哪裏敢表現出來,連忙點頭應下,可再一瞧林素問,此刻正扯著皇上的胡子瞎胡鬧,聽見皇上的話,停了停手中的動作,好奇地問道:“冬日那個什麽考是什麽?”

皇上皇後連忙安撫道:“那些你只是走走過場,不用較真。”

越之墨瞪大眼睛露出不可思議的目光,又怕長輩再叨叨自己,趕緊隱去,心想這也是情理之中,自己什麽時候和林素問享受過一樣的待遇了?

被叮囑完畢後,兩個小兒在路上並排走著,剛剛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一起憧憬著即將到來的學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