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二:婆婆來了(第6/25頁)

“是啊,伯母,她比我還嚴謹呢,犯法的事我們絕不會做的,您想想看,我們在A市做了這麽久,要不是跟官方和私人的關系都很好,怎麽會是A市最好的呢?”

張雅蘭見鄭鐸這麽說,心放下了一半,“這樣……真沒事?”

林嘉木慢慢也調適了過來,她在別人面前都那麽能忽悠,在自己媽媽面前,反而腦子轉得慢了,像是鄭鐸那樣看似答應了,實際什麽也沒答應,看似解釋了,其實什麽也沒解釋,只是讓老太太想著他們“上面有人”不會被抓的方法,本來也是她擅長的,我們面對親人的時候,總會比平時真實,可有的時候真實是會傷人傷己的,“媽,那些找我們的人,都是已經過不下去了的,如果夫妻恩愛,誰沒事兒會找我們去調查對方呢?所謂的調查,也無非是想在離婚的時候多點證據,多拿些錢,現在女人可憐,男人花花腸子多,在外面有了小三要上位離婚,偷偷轉移財產的都是好的,有些真是連隔夜的糧都不給老婆孩子留,我們多半是幫人的,男人走了,多留點錢過日子也是好的不是嗎?”

張雅蘭點了點頭,“我也不是那麽不開通的人,我們老年合唱團裏有四分之一的兒女都離婚了,有些還離了兩回……也確實有人被甩得很可憐……”

話就是這樣,同樣的事,換一種說法,也許就容易讓人接受了,張雅蘭心情好了些,在醫院觀察了一夜就出院了,林嘉木再不敢放她一個人在家,搬回了家裏,只是這樣一來,她去查楊蕾的事,已經是隔天了。

楊蕾家的位置很好,新建不過三年的小區,花園、廣場、噴泉、綠地一樣都不少,無論是學區還是配套設施都是極好的,當初選房的時候楊家應該是經過一番考量的,所有的考慮都是為了一步到位,省得女兒繼續折騰。

可是這樣位置,面積一百二十平方的房子,就算是在三年前,價格也是不菲的,聽楊家二老說,聞家當初不同意楊家付全款,而是提出了兩家出同樣數目的首付款,讓兩個孩子一起奮鬥還貸,後來房子買下來之後,房價太高,楊家付了首付,聞家出了三十萬買車裝修,購房合同上寫明了戶主是聞鳴和楊蕾兩個人,說起來楊家條件雖好,聞家也是小康人家,聞父在國企裏面,賺得也是不少的,聞家又只有聞鳴一個人有出息,聞父對聞鳴還是比較舍得付出的。

可問題出在聞家並不像表面上那麽和諧,嘉木特地了解過聞家的種種,光是楊蕾跟自己父母說的部分,就很復雜了,聞鳴的父親聞傑當兵之前就是高中生,當了兵之後自己努力上了學校提了幹,是非常有頭腦和素質的人,可偏偏被自己父母安排了包辦婚姻,娶了只有初中文化被招工進城的女工,聞家當時也是一半是農一半城市,家裏還有大菜園子,甚至還養著豬,楊蕾的婆婆安素珍又素來懂得附低做小孝敬老人,友愛弟妹,照顧兒子,在他沒從部隊回到地方的時候,表面上還是和諧的,可自從他分配進了國企,開始一步一步向上升的時候,跟妻子的差距越拉越大,再加上聞妻的疑神疑鬼,兩個人開始矛盾叢生,聞鳴有一次說漏了嘴,說出大哥腳不好,就是有次安素珍懷疑聞鳴的父親聞傑有了外遇,拉扯著兩個兒子去廠裏找領導評理,路上遇上了車禍,聞英的腳被壓在了車軲轆底下,這才落下了殘疾,影響十分不好,差點影響到聞傑一次很重要的升遷機會。

國企本來就相對保守封建,更不用說聞傑自己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了,雖然對妻子接近忍無可忍,聞傑還是維持著婚姻,兩人準備婚禮的時候,聞鳴說真沒想到爸爸能拿出這麽多錢,媽總說家裏沒錢,爸除了生活費什麽都不給她。

林嘉木翻看完資料不由得感嘆,楊家只看見了聞鳴得好,沒有看見聞家的復雜,難怪現在後患無窮。

安素珍這種老人是典型的豆腐型,你不能說她壞,她絕對是對兒女百分之百的付出,可問題是她默認別人也是要像她一樣付出,楊蕾如果EQ高點,這種婆婆並不難哄,問題是楊蕾也是大小姐脾氣,需要人去哄,這個時候就需要聞鳴站出來做粘合劑了,可從種種現象來看,聞鳴做得並不好。

總之……一團亂麻極難理清,林嘉木真慶幸自己只接受了調查的工作,要是讓她去調解婆媳夫妻關系,她真是束手無策。

楊蕾拎了差不多有三斤重的桔子跟兩斤不到的栗子上樓,走到電梯旁的時候,沒注意到地磚剛剛擦過,腳下有一點打滑,幸虧扶住了墻,勉強站穩,手裏的桔子卻撒了一地。

“這地怎麽這麽滑啊?”有個女人一邊說一邊扶住了她,“你懷孕了吧?先到那邊站一會兒,我替你撿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