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3/3頁)

那些軍官一聽是陶弘景陶大師的人,不由得收起了輕慢的心理,上下打量謝芳菲一番。幾個人圍在一起商量起來,只聽的其中的一個人說:“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真的是陶大師派來的人,咱們即使沒有罪,日後恐怕也要吃不了兜著走。更何況她說的有理有據,有眉有目的,還是小心一些的好,不要得罪了南安王的貴客才是。”幾個人都點頭同意。

其中一個人走過來,態度恭敬了許多,說:“姑娘既然是這樣,那不如由我們幫你將這封信送給陶大師,再看他怎麽定奪吧。”

謝芳菲雙手奉上,千恩萬謝的謝過了,然後又吩咐說:“軍爺此番前去,最好將這封信交給清平師兄,他會直接轉交給陶大師的。”那位軍官聽的謝芳菲連陶弘景身邊的人的名字也叫的出來,不由得又相信了幾分,拱了拱手就去了。

謝芳菲的信上只是鬼畫符一般寫著“陶大師,快來救我”這麽幾個慘不忍睹的大字,落款是芳菲。當日陶弘景無意中看見謝芳菲寫的藥方單子,對那上面的字簡直是不能忍受,只是一味的搖頭,後來硬是親自重新寫了另外的一張藥方才作罷。。謝芳菲知道他本身精通書畫,對這些更是講究苛刻。於是騙他說其實自己的字原本是寫的很好的,但是因為有一次不小心傷著了右手的手腕,致使右手再也使不上力,連用筆寫字也有些困難,所以字才會寫的這麽的難看。陶弘景聽了,想必大為同情,唏噓了好一陣子。不知道這次他看了謝芳菲寫的亂七八糟的字後會是什麽反應。

那些軍官還殷勤的請謝芳菲到陰涼的地方先歇著,態度大不相同。任之寒低垂著臉坐在一邊,倒沒有人注意到他。謝芳菲看見守城的官兵一個一個的仔細檢查後才肯放行,心裏想幸虧沒有莽撞行事。

沒有等很長時間,忽然見城門口有些騷動起來,謝芳菲伸頭出去看時,只見陶弘景騎著馬親自出城迎接來了,後面跟著幾個家將護衛隨從。嚇了謝芳菲一大跳,萬萬沒有想到陶弘景居然會來。陶弘景依然是冷淡無理,目中無人的樣子,四面看了一下,然後拍馬來到謝芳菲跟前,看見她一副淒慘落魄的模樣,心裏嘆了一口氣,臉上仍然沒有什麽表情的說:“上車,走吧!”

那些軍官沒有料到謝芳菲的面子這麽大,居然請的動陶弘景親自出城來迎接,自然是二話沒有,點頭哈腰的恭送謝芳菲這輛破舊不堪的馬車入城。想都沒有想過要仔細搜查一番。謝芳菲想到這些軍官前倨後恭的態度,自然是畏懼陶弘景位尊而多金。不由得感慨說:“人生在世,勢位富貴,蓋可以忽乎哉!”

陶弘景領著謝芳菲這麽一輛破舊的馬車堂而皇之的在洛陽城中心寬闊平坦的官道上行駛。謝芳菲偷偷的從車窗裏探頭看去,街道整潔大氣,建築物大概因為新近遷都的關系,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氛。街道上的商鋪店面氣派,鱗次櫛比一一錯落在街道的兩旁。行人安之若素,臉上神態祥和,生活應該富足舒適。和建康相比又是另外一番面貌,給謝芳菲的感覺是猶如兩種風格截然不同的詩歌。建康是柳永的“楊柳暗,曉風殘月”,低首纏綿;而洛陽就是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引人神思飛揚。

馬車在經過將整個洛陽天然的一分為二的洛河時,陶弘景突然停了下來,似乎在和某人寒暄打招呼。謝芳菲偷眼瞧去,首先就見來人聲勢強盛,排場宏大,可見身份不一般,連陶弘景也要給他三分情面。謝芳菲輕聲問前面的任之寒:“任兄,前面什麽人?如此大的面子!”任只寒壓低聲音,一動不動的說:“那就是南安王拓拔楨了。”

謝芳菲聽的心頭一震,沒有想到第一天來洛陽就碰見這個大名鼎鼎的南安王。眯著眼睛仔細看去,只見他大概五十來歲的年紀,衣飾考究,一股威勢自然的撲面而來。大概是因為北方崇尚武力的關系,他沒有乘坐舒適的馬車,而是騎了一匹極為神駿的駿馬,騎服馬靴,威風凜凜。正高坐在馬上和陶弘景客套,滿臉的笑容,顯然對陶弘景極為尊重。

謝芳菲有些無聊的轉過頭來,大人物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子,待看到跟在他旁邊的人時,不由得花容失色,大吃一驚。仔細揉了揉眼睛,確定自己沒有看錯時,臉色突然就慘白了,驚慌失措的看著仍然昏迷不醒的秋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