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 畫家遺作(第3/9頁)

傅斯晨詳盡的描述對氛圍的烘托的確起到了立竿見影的作用,底下舉牌的動作此起彼伏,氣氛一下就火爆起來。

為了跟上眾人的舉牌速度,傅斯晨的報價速度非常快,快語連珠,幹脆利落,言語中又極富韻律感,讓坐在場下旁聽的蘇夢瞠目結舌。這種快速的報價最能體現拍賣師的語言功力,一邊要頭腦清晰疊加運算價位,一邊又要保持場上的節奏氛圍眼到口到,這就需要有敏捷的思維和動作以及迅速的語言能力。像傅斯晨這樣,無論何種場合都能從容淡定控場的拍賣師的確少見,怪不得年紀輕輕就已經是白手套級別的拍賣師了。蘇夢越想越興奮,如果以後能在他手下幹活,嚴師出高徒,自己離白手套也就不遠了。

傅斯晨快速而準確的報價讓現場的節奏既緊張又高效,轉眼間價位就已經破了一千萬大關。

肖海明的這幅畫是今天的壓軸主角,在拍賣會開始之前,傅斯晨就已經在心裏估過價,這張畫現在被炒作吹捧後,又有了這麽多外加因素的刺激,應該能過一千五百萬,加傭金不超過兩千萬。這是一個又對得起這張畫、又對得起古德前期投入的一個價錢。

不出傅斯晨所料,從起拍價開始,迅速就突破了八百萬,從九百萬之後略有停滯。拍賣叫價至九百五十萬時,現場突然殺入一位新的買家,叫價節奏再次變快,突破了一千一百萬後,節奏再次慢了下來。

跟傅斯晨預想的一樣,基本到了一千萬就是大家一個先前的心理價位了。所以從一千萬之後,這種競價的幅度和節奏一點點慢下來。經過六十多個激烈的競價回合,現場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

對顧客的熟悉加敏銳的直覺,使得傅斯晨在競價的關鍵時刻把控節奏,因勢利導。當競價達到一千三百五十萬的時,傅斯晨隱約感覺到了最志在必得的那位73號黑衣男買家在猶豫。在與黑衣男瞬間的眼神交流和溝通之下,黑衣男現場又加價至一千四百萬,此時的傅斯晨特意加重了報價的語氣,用洪亮有力的聲音和語氣提示委托席上的電話委托報價達到一千四百五十萬。這個時候,正像一個大的交響曲進入尾聲的急板,結果呼之欲出。

正當大家屏息等待落槌之時,場內那位黑衣男買家叫到了一千五百萬。傅斯晨以敏銳的直覺和迅捷的判斷力,早已料到這位場上的黑衣男買家才是最終的志在必得者,等他報完價,全場果真再沒有舉牌的人。傅斯晨滿意地看著跟自己預估價一樣的落槌價,台下的黑衣男買家朝他點點頭,等著傅斯晨那個雙手平攤的經典。

然而,傅斯晨一怔,意外地沒有做出那個全場期待的動作,而是單手扶著耳麥,沉吟了幾秒,望向那位73號的黑衣男,在腦中迅速組織了語言,緩緩開口道:“這位先生,我首先要代表古德拍賣行向您道歉,因為委托方忽然提出中止拍賣的緣故,這幅肖海明的《神秘女郎》,暫時無法跟您達成交易。”

此話一出,底下頓時一片嘩然。

這完全就是一個意想不到的意外,在眾多媒體的鏡頭下,古德的全體上下的名譽和希望全都寄托在傅斯晨一個人的身上。如果這時候不能說服買家,或是買家當場大鬧起來,古德的這場原本是要錦上添花的拍賣會轉眼就能變成雪上加霜。

內部人都知道,這場拍賣會舉行得太過倉促,很多程序都只是走了個過場,就連寄出去的協議,委托人都沒有簽字寄回。要是買家真的不依不饒地深究起來,打上官司的話,古德是沒有勝算的。張德亮坐在台下,緊張地看著台上傅斯晨的一舉一動,古德此刻的榮辱全擔在他的身上,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饒是張德亮再相信傅斯晨的應變能力,也不得不擔心起來,他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起傅斯晨失誤之後的公關問題。

台下的人火急火燎,台上的傅斯晨依舊面色如常,等著落槌的73號準買家黑著臉坐在位置上正等著傅斯晨說出來解決方案,傅斯晨保持語速語調,不卑不亢道:“73號這位朋友,我們很理解您現在的心情,但請先不要著急,我們會馬上派出專人再跟委托方溝通聯系。如果確定要重新開拍,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您,當拍賣中止繼續進行,我們之前已經完成的程序依舊有效,同時,如果您在這期間改變主意不買了,恢復拍賣中止之後,您將不用承擔任何違約金。”

底下又是一陣竊竊私語,一時間,媒體的鏡頭在買家和傅斯晨的臉上來回轉動,這位買家估計也是被人委托過來參加拍賣會的,跟背後的真正買家電話溝通後,這才沉著臉慢慢點了點頭,然後一言不發地站起來,轉身離席。

古德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氣,張德亮朝著台上的傅斯晨點了點頭,然後才掏出電話,撥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