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2 畫家遺作(第2/9頁)

“我敲槌之後,將當場宣布該標的買受人的號牌和姓名,請買受人當場與本公司簽訂‘成交確認書’以及現場記錄人員提供的‘拍賣現場記錄表’和需要買受人簽字的其他相關材料。並依照有關規定向本公司支付成交價款和傭金。”

一氣呵成地把先前要說的規矩表達清楚後,傅斯晨掃視了一圈,手一揮,身後的大屏幕出現了一幅畫作。

傅斯晨開始語速平穩地介紹:“我們來看一下當代油畫大師廖秋遊的名作《四季》系列。一共有七幅,其中四幅都保存在國家級美術機構,其余三幅均曾有過上拍經歷。此次拍賣的這幅《晨露》在七幅中尺寸相對較小,曾經在二零一五年拍賣,並以七百一十萬元成交,創下了當時廖秋遊單幅作品拍賣紀錄。此次它再入市場,行情普遍看好,這次的起拍價是八百八十萬,每次加價以二十萬遞增,有喜歡這幅作品的朋友可以舉牌了。”

雖然壓軸的是那副肖海明的神秘遺作,但光是這幅遺作,還不足以吸引到足夠多的實力買家,為了吸引人氣,古德這次下了血本,把之前自己收藏起來的一些珍品也放了出來。收藏的行家都知道,現在的新興富裕階層普遍呈現一種趨勢,藝術品市場上一些比較好的拍品一旦被買去,短期就不會在市場上再出現了。不像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部分藝術品在錦城成交以後,又會在其他城市出現。或是一個好東西被一個買家買走了,過幾年又會出來,有很多藝術品在不斷流通。現在相當多一部分藝術品出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而現在新的拍賣公司成立得越來越多,市場上對好東西的需要也在不斷地增加。古德這次拍賣的圖冊一發出去,便吸引來了眾多實力收藏愛好者。

現場大多都是識貨的人,加上傅斯晨嫻熟流暢的主持,氣氛很快熱絡起來,賣家熱情瞬間被點燃,舉牌人此起彼伏。

傅斯晨戴著耳麥,集中全身的心力,眼到、耳到、腦到、手到、口到、心到。拍賣師就是拍賣場上的靈魂,傅斯晨除了要把控整個拍場的局面和走向外,同時還要考慮到公司的立場。除了現場的競拍,還要考慮到電話和書面委托競拍的客戶,在拍賣現場需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信息,並且隨時準備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他心中有各方買家的競價標準以及賣家的底價,在瞬息萬變的競投中平衡各方利益,以求實現所有拍品的價值最大化。

即便氣氛熱烈,傅斯晨也能沉著冷靜地控制場上的節奏,清晰有力又面面俱到地報出每一位的舉牌人的價位。

“98號八百四十萬有了!八百六十萬206號,八百八十萬36號,後排的紅衣女士出到了九百萬!還有加價的嗎?九百二十萬,九百四十萬……一千萬在48號手中,還有感興趣的嗎?一千一百萬307號,緊隨其後的289號一千二百萬,還有出價的嗎?一千二百萬一次,一千二百萬兩次,一千二百萬三次!”傅斯晨做出一個雙手平攤的動作,這是他在成交落槌前的一個習慣動作,也是他的經典動作。隨後,他手中的木槌穩重有力地敲下來:“恭喜289號,這幅畫是您的啦!”

加價,爭奪,再加價,三次唱價,落槌!速度上來,場上的競爭也越發激烈,藝術品拍賣會是最考驗拍賣師技能的,它跟房地產拍賣會、物資拍賣會不一樣,後者一場沒幾件,每一件拉得很慢。藝術品拍賣會一場可能就要拍個幾百件,節奏快,中間也沒有什麽逗留,最是考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技能。

這次因為沒設入場保證金,很多入場的買家是新手,考慮到這些人對拍賣場的認識及拍賣過程並不那麽了解,很多人甚至以為這是那種一件拍品在一個價錢上叫了又叫,好幾分鐘拍一件,不慌不忙磨洋工似的拍賣,根本跟不上現在的拍賣節奏,還沒反應過來一件拍品就結束了。所以在開場的前兩件拍品裏,傅斯晨盡力讓這些新買家知道這樣的節奏和速度,讓所有人迅速適應這樣的氣氛。

速度上來後,拍品基本一分鐘拍一件,傅斯晨依舊延續了之前高質量的拍賣功力。前面所拍的東西沒有一幅流拍且屢創高價,不出一小時,屏幕上就出現了肖海明的《神秘女郎》。

當那位身著墨綠色連衣裙的窈窕背影出現在屏幕上時,底下頓時出現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傅斯晨對著大家做了個手掌向下的動作,場上才又慢慢安靜下來。

“這是今天拍賣會的最後一幅作品,肖海明先生的《神秘女郎》。我們對肖先生的離開表示遺憾,這幅作品是他在離世前不久的作品,這是首次面世。畫中人的身份成謎,可以說是肖海明先生留給大家的一個懸念。喜歡肖先生作品的各位應該對他的畫作十分了解,他的人物肖像畫多以光影昏暗的色調為主。但這幅有別於他以往的作品,整幅畫作筆觸細膩節奏明快,是肖海明先生的肖像畫中不可多得的明快作品。這幅《神秘女郎》的起拍價是五百五十萬,每加價一次遞增五十萬,喜歡這幅作品的朋友,請開始舉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