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第2/5頁)

  “越扯越沒邊!”胤禛笑罵了一句,仍是批他的折子。

  楚言接著和竹針毛線搏鬥。

  “皇上,八阿哥來了。”

  一個粉裝玉琢十分清秀的小男孩走了進來:“兒臣給皇阿瑪請安。皇阿瑪吉祥。”

  胤禛滿面歡喜:“福惠來了。走近點兒,讓阿瑪好好看看。”把小兒子拉到跟前,問了幾句話。

  福惠極力自持,眼睛還是不由自主地往楚言身上瞟。

  胤禛微微一笑:“這是你怡安姐姐的親生母親,過去見個禮,叫——還是叫夫人吧,她喜歡人家叫她夫人。”

  福惠十分伶俐乖覺,果然走到楚言面前,行了個拜見長輩的禮:“給夫人請安。”

  胤禛在旁笑道:“這是福惠,年氏所出,現跟著皇後。皇後最近身子不好,顧不過來。你有空,幫我管著點這孩子。”

  “讓我管,沒得教壞了一個好好的阿哥。皇上能放心?”楚言站起身,雙手扶他起來,想到他生母早逝,又想起自己沒有母親在身邊的一兒一女,不由大為憐惜。

  福惠只有六歲,卻已經歷人生跌宕起伏。出生時還只是親王府阿哥,周歲已經是皇阿哥。一母同胞姐弟四人,只活下來他一個,又生得秀美聰明,深為皇父喜愛疼惜。母親年氏居貴妃高位,深受寵愛,舅父權勢滔天,顯赫一時。早一兩年的福惠,剛開始記事,卻是皇宮中眾星捧月,最受奉承關照的孩子。突然間,母妃亡故,舅舅獲罪,外祖家的勢力象夏天的冰,說沒就沒。幸而他還是皇父疼愛的小兒子,還不至於遭受白眼冷遇。可孩子是最敏銳的,福惠又繼承了母親的纖弱敏感,如何感覺不到人們態度的變化?從熱切渴慕,到淡漠中帶著幾分幸災樂禍。

  福惠對舅舅沒什麽印象。母妃病重不起的日子,常把他叫到跟前,拉著他的手,撫著他的頭,只是落淚。福惠當時不懂,喚著額娘,拿帕子去擦她的眼淚。直到失去後才明白,沒有了母妃,他的天空不再完整。

  皇阿瑪把他交給皇後照料。皇後對他很好,能想到能安排的,都為他做了。可怡安姐姐才是皇後的女兒,淑兒姐姐和他不過是皇後的責任。怡安姐姐被皇阿瑪送走,皇後就病了,很少見他們。

  福惠知道皇宮裏唯一真正疼他愛他真能庇護他的,就是皇阿瑪。皇阿瑪是他唯一的依靠。可皇阿瑪太忙,難得能見上一面。

  最近,福惠聽見嬤嬤和宮女私下議論,據說早已死了的靖安公主回來了,皇上把她留在養心殿,極盡寵愛,言聽計從,就是年貴妃活著,也沒法比。福惠很好奇,母妃是世上最美最聰明的女子,皇阿瑪對母妃很好很好,還有誰能蓋過母妃呢?

  皇阿瑪說她是怡安姐姐的親生母親。母妃說過,怡安姐姐的生母死了。可她又回來了,那麽,母妃是不是有一天也會回來?等他長到怡安姐姐那麽大,母妃是不是也會回來?

  楚言記得年氏是個很可愛的女子,這個孩子完全繼承了母親的容貌和聰慧,還有著一分超越年齡的乖巧懂事,討好大人的願望。是失去母親庇護的緣故嗎?怡安是否也是這樣?想到怡安從這家人得到的關愛,楚言決定盡力疼愛這個孩子。

  察覺她的善意親切,福惠越發依戀乖順。他一直喜歡親近怡安,也對她母親感到親切。她和皇阿瑪住在一起,如果,皇阿瑪把自己交給她照料,他是不是就能經常見到她,經常見到皇阿瑪?

  不多時,午膳擺上來,胤禛牽著福惠的手,讓他坐在自己和楚言中間,時不時往他碗裏夾菜,叫他多吃一些。

  楚言含著笑,問他愛吃什麽,平日喜歡做什麽玩耍。

  福惠極想討她喜歡,拉近關系,主動提及怡安,說起怡安帶著他和淑兒嬉戲玩耍的情景。

  胤禛有些擔心,但沒有阻止福惠,只留心著楚言的神色。

  楚言始終溫婉親切地笑著,眼神卻有些凝重飄忽。這些年,怡安有著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兄弟姐妹,親戚長輩,也算有個完整熱鬧的家吧。不管大人之間發生了什麽,高墻之內的孩子們記住的還是美好歡樂。如果,怡安早早回到準噶爾,她會有更加開朗的父親,更加親近的母親,矯健活潑的哥哥,溫柔能幹的姐姐,一幫堂表兄弟姐妹,同樣工於心計的親戚長輩。她會有更廣闊的天地,大草原上跑馬,沙漠裏翻滾,與水鳥大魚一同戲水,在雪山險峰間穿行歷練,於汪洋大海中憧憬擔心。她會像她哥哥一樣,過早地嘗到人間冷暖險惡,過早地學會與人鬥智鬥狠,過早地經歷血腥和死亡,過早地體會絕望和仇恨,永遠地離開故鄉,斬斷親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