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第2/6頁)

  好在皇後的涵養極好,抱定了盡人事的心情,全不計較,始終親親熱熱,溫言細語,搜腸刮肚找出許多不容易引人誤會的話題,不露骨地說了許多稱贊感佩的話。然而,廉親王福晉也抱定宗旨,不回應皇後的熱情,臉上雖浮著禮節性的笑容,眼神始終疏離,回應的話勉強不至失禮,卻是簡短冷淡。

  皇後本不健談,勉強支撐一陣,就有些冷場,強自笑道:“八弟妹搬遷新居,我還沒來過。早知道八弟八弟妹最會收拾宅子,可否請八弟妹帶我四下走走看看。”

  寶珠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恨意,起身笑道:“皇後駕到,蓬蓽生輝。皇後娘娘若不嫌地方簡陋,汙濁了您的玉趾,就請跟臣妾來吧。”

  她突然換了稱呼,皇後心中有些不好的感覺,略一沉吟,命隨駕之人都在原地等候,只帶了貼身太監高無愚,跟著往後園走去。

  亭台樓館,花草樹木,打掃得幹幹凈凈,卻無動土翻修的跡象,有些地方油漆剝落,有些地方長著雜草,雖是兩代親王府,比之當初八貝勒府的精細齊整,破敗荒蕪。

  想他們遷到此處,也有些時候,皇後暗暗有些難過,小心問道:“當初內務府不是撥了一筆款子,專供整理修葺王府之用?可是不夠?”

  寶珠目光微閃,打量著這個園子,滄桑一笑:“那筆款子,還一分未動。皇上皇後也把我們看得太窮了,我們雖窮,自家住的房子,修葺的錢,還是拿得出來的。不過是老了,乏了,再沒有那份心思力氣。”

  眼睛微擡,遙望著故居的方向,苦笑道:“原先那處,還是他開衙建府,皇阿瑪賜的地方。當是他少年心性,好挑剔,依著自己的心意,整個兒重新弄了一遍。就那點錢,東挪西湊,花了不少心思,還虧得有九弟幫襯。我二人大婚,在那裏。一時恩愛,一時爭吵,都在那裏。兩個孩子在那裏生,在那裏長。笑也在那裏,哭也在那裏。得意時在那裏,失意時也在那裏。原以為好好歹歹,總是要一輩子住下去,只怕死也是死在那裏。誰知——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說搬就搬!現在這個地方,總不習慣,也不知能住多久,懶得收拾了。”

  皇後心中惻然,頗有期期。她也有那樣的感覺。都道搬進皇宮,執掌鳳印,母儀天下,貴不可言,可她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沒有在家的安心感,夜間常常輾轉不能入眠,回想在潛邸的時候。

  還是個孩子的她,被擡進那座府邸,第一次見到他,從此一心一意跟隨他,兢兢業業地坐著那個府邸的女主人。那個府承載了她少女的羞澀,期待的喜悅,為人母的滿足,失去的悲痛,承載了她的青春歲月,無盡付出,說不完的喜怒哀樂。

  雍王府的規矩雖大,地方並不大,他有他的事務,大多時候也不算太忙。有什麽事,請一聲,他總會來。偶然妻妾圍坐,夫妻敘話,兒女繞膝,也覺其樂融融。進了皇宮,規矩排場更大,他更忙,難得能見上一面。他壯志得酬,她總是替他高興。她的難過辛酸,還無法象這位這般直率地說出來。

  她也知道,他們失去家園都是因了皇上,可,這卻怪不得皇上,禮法如此!他們的府邸不幸挨著潛邸。就是皇上,也沒法子。為解決這件事,皇上還費了點心思。

  “此處原是安親王府,建制格局都是最合適不過的。弟妹幼時曾在此居住,榮歸故裏,故地重遊,總有幾分親切。有弟妹操持,廉親王和孩子們適應起來總會快些。”

  “是啊,故安親王府。物在人非!”寶珠冷笑:“安親王子孫不爭氣!我那些姑舅兄弟獲罪削爵除籍,安親王子孫不得不搬出去,這才輪得到我這個外孫女兒搬進來。皇上好心,怕我們不知好歹,重蹈覆轍,讓我們住到這裏,時刻提著醒呢。”

  皇後勉強笑道:“皇上並沒這個意思。弟妹多心了。”

  “多心麽?再怎麽多,我們的心眼也不夠用。要不,也不會落到今天的境地。要死要活,不過憑皇上一句話。我們也看淡了,腦袋一日頂在頸上,就混一天日子吧。”

  “弟妹這麽想,可叫我們——”皇後頓了頓,只怕越扯越遠,還是直點來意:“皇上於眾兄弟中,一向極看重廉親王的才幹,實在是想委以重任。有些誤會——”

  “誤會?皇後怎麽說起誤會?”寶珠好笑道:“雷霆雨露莫非皇恩,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何來誤會?豈敢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