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行(第3/6頁)

  康熙沉吟著,對哈爾濟朗,他一直有這個打算。只可惜阿格策望日朗和楚言並不情願,遲遲不肯讓哈爾濟朗進京。到如今,他也有點懷疑這個法子能不能行得通。準噶爾的情況與喀爾喀很不同。哈爾濟朗只有一半準噶爾血統,若是秉承了父母的逐項長處,恐怕也不容易駕馭。從現在到哈爾濟朗能夠登上汗位,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年,誰知道還會發生什麽事。

  “胤禛,你怎麽看?”

  “兒臣以為,必須一戰!”四阿哥審時度事,猜測皇上心中已決定要打這一仗。只不過群臣反對,皇上直接說出來,即使沒人當面責難,背地裏也會落下剛愎自用的名聲,因而需要一個人替他打這頭炮。為父分憂解難,原是做兒子的本分。

  果然,康熙眼中一亮,語氣卻是淡淡的:“何以見得?”

  “策妄阿拉布坦心存反意,已非一天兩天。這番作亂,也是預謀多年。朝廷幾次寬容,反倒助長了他的氣焰。皇上的恩寵,反被他用來牽制欺瞞。而今攻下西藏,打敗我軍,正是氣焰高漲之時。如在此時與準噶爾和談,對方必定以為朝廷怯弱,無力鉗制,因而漫天要價,得寸進尺。準噶爾內部也分為幾派,阿格策望日朗主張和平,心向朝廷,已然失勢。如今做大的是野心勃勃,意圖擴張的一派,放任下去,未必不是第二個噶爾丹。另外,據怡安的侍女說,阿格策望日朗的兩位庶母和她們的兒子,一直與楚言為難,想要除掉楚言,將她的生意和財勢據為己有。倘若朝廷示弱,公主額附無以為靠,只會讓對頭更加囂張。縱使策妄阿拉布坦顧念親情,那些人恐怕也會對楚言和哈爾濟朗下手。

  “準噶爾得了西藏,勢力擴張一倍不止,一旦掌握黃教,則可號令整個蒙古,隨時可能東進。大清江山,安有寧日?!”

  “胤禛說得不錯!”康熙欣慰地點點頭,注視著四阿哥的眼中充滿嘉許:“若由著大策淩敦多布長期占領西藏,則準噶爾勢力更盛,還可利用藏兵藏民與朝廷對抗,騷擾青海四川雲南等地,則大清西境全線不得安寧。準藏聯軍隨時可能從任何一處向東進攻,難以防備。唯有全力一戰,打敗策妄阿拉布坦,將準噶爾趕出西藏,控制青海西藏全境,才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皇上發話,三阿哥自然不敢再說其他。這番考量,四阿哥得分,他輸了。縱然輸,也要留下一個磊落光明,全心全意為朝廷打算的好印象。三阿哥面帶慚愧:“皇阿瑪說的極是。兒臣對準噶爾的情況知道得不如四弟清楚,想得也不夠周全長遠。只是,若是要打,該讓誰來領兵呢?”

  是啊,讓誰來領兵呢?康熙沉吟地思索著。平定噶爾丹之後,二十多年太平盛世,沒怎麽用過兵。當初的將領大多年級老邁,即使還能上戰場,雄心氣勢都不及當年。清軍還從沒吃過全軍覆沒的敗仗,一時間上下畏戰,軍中將領對青海西藏的情況知道的極少,事到臨頭,若是裹足不前,氣勢上又弱了三分。非得挑個年輕有為,勇往直前的,卻又怕謀略不足,失於莽撞。大策淩敦多布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經驗老到,準噶爾軍隊斷斷續續一直在打仗,頑強勇猛,視死如歸,不是好對付的。第二次進軍,若是再敗,第三次只怕不戰而降。上哪裏去找一個合適又信得過的將軍?

  四阿哥想到一個人,猶豫著,不知該不該說出來。一母所生,打小看著他滿地爬,他那點心思瞞得過別人,還瞞不過他。那小子一向不把他放在眼裏,一旦做了大將軍,還不得騎到他頭上去?

  一片安靜之中,輕輕響起李德全的稟報:“皇上,十四阿哥求見。”

  “哦?”康熙若有所思:“讓他進來。”

  十四阿哥邁著大步走進來,虎虎生威,倒頭行禮,朗聲道:“皇阿瑪,請讓兒臣前往西藏,平定逆賊!”

  康熙毫不意外,卻藏起激賞安慰,冷淡地問:“憑你一人,就能平定逆賊?”

  十四阿哥有些意外:“皇阿瑪真的不想打?現在不打,等大策淩敦多布進兵青海四川時再打麽?”

  “放肆!”康熙口中罵著,卻沒多少惱意:“你想帶兵?朕憑什麽把成千上萬的大好兒郎交給你帶去西藏?送去給準噶爾人磨刀麽?”

  十四阿哥有些氣餒,猛然想起昨夜與八哥一席談話。八哥很肯定地說,這一仗必須打,皇阿瑪也想打,必須有人去替皇阿瑪捅破這層窗戶紙。對八哥的頭腦眼光,他一向是信服的。皇阿瑪這又是唱的哪一出?